兩位領導對我的器重,是對我宋三喜的一種鞭策,更是我的壓力和責任,我知道自己接下來要麵臨著的挑戰更大,也將要麵對著各種誘惑和機會,在這兩者之間周旋的同時,我要怎麼做才能立於不敗之地,這是我宋三喜接著要認真去思考的問題。
我看到兩位領導對我的關懷,我心裏感激著,也慶幸著,自己能夠抓住這種機遇,博得了兩位省政府主要領導的賞識,對我宋三喜來說就是仕途上的保障,能不能繼續得到這兩位領導的親睞,關鍵還得看我怎麼做,如何跟他們處好關係。
陶武成如果在後年的人大會議之後不調離嶺南的話,那很有可能就接替嚴書記,成為東平省黨委的一把手。陶省長要是成為了東平省的一把手,對我和鄧洪波都是好事,這是我最想看到的結果。隻要陶省長做了東平的一把手,我現在秘書長前麵的副字,也會在最短段時間裏被去掉了,這種設想完全有機會在三五年內實現,成為政府的秘書長,或者是在這幾年的時間裏成為省政府副省長都是有可能的。
我給自己製定了一個長遠的仕途規劃,目前在東平省這個地方,我對自己的短期規劃還是有可能實現,至少目前來看還沒有任何對我不利的負麵情況出現。
在省政府報道的第一天時間,我拜訪了省委的幾個主要領導,謙虛的表達了一下我對各位領導的敬意,也談到了自己今後的工作設想,並且希望得到各位領導的關懷。我在拜訪彭副省長的時候,他對我好像沒有多少的好感,言語之間也是冷冷的。其實我心裏明白,彭副省長和陶省長的關係不和,這在省政府大院也不是什麼秘密,就連我們地方領導班子都清楚這個事情,彭副省長知道我是跟著陶省長的,今天他給我冷淡的表情也很正常。
我不也不在乎彭副省長看我的臉色,反正我今後不一定要和他接觸太多,也更不需要求他多少事情。東平省這個地方,我主要定住三個人的臉色就可以了,一個嚴明寬,另外就是的陶武成和鄧洪波,隻要他們兩個人對我宋三喜的工作表現以及人品認可,那我在東平的前程就不會受到威脅。
彭副省長對我有偏見,主要還是我和陶省長,還有鄧副省長關係走得近的原因。至於我跟溫麗發生的一些誤會,不給溫麗麵子,這些都不會直接影響到彭副省長對我的看法。我從彭副省長的辦公室裏出來,錦熙給我打了電話。
“老公,晚上去幹媽家裏嗎,我給幹媽打了電話,她讓我們今天晚上過去,我想征求一下你的意見。”
“能明天晚上再去嗎,今天晚上鄧省長要請我們吃飯,已經把飯局都定好了,鄧省長說了,一定要把你們都叫上,嫂子晚上也一塊出來。”
“那幹媽這邊怎麼辦,我已經給幹媽打了電話的。”
“你給幹媽打一個電話吧,就說我們明天中午過去看望她。鄧省長這邊都確定好了,要是我們不去,那多不好意思呢。”
“要不你去參加鄧省長的飯局,我去看望幹媽吧。”
“鄧省長知道你來了平南,也想見見你,明天去幹媽家裏,就這樣吧。”
“那好把吧,誰讓你是我老公呢。”錦熙有點不願意的說了一句,然後又覺得自己很幸福的樣子,在電話中笑了笑,還親吻了我一口,這才掛了電話。
晚上見到嫂子,錦熙和嫂子熱情的寒暄了一陣子,說嫂子變得越來越漂亮了,越來越有商人的氣質。其實,嫂子並不是商人,隻是大學裏的一位教授,但這幾年趁著房地產熱,嫂子和她的那一幫姐妹們也開始炒房子,賺了一些錢。
吃飯的時候,兩人也在議論著炒房子的事情,鄧洪波把嫂子說了兩句,讓她少提炒房的話題,嫂子不情願的瞪了鄧洪波一眼,雖然不是太喜歡聽這話,也不願意接受鄧洪波的意見,但在這麼多人麵前,嫂子還是給了鄧洪波麵子,沒有和自己的男人發生爭執。
為了嫂子在外麵炒房的事情,鄧洪波是多次和嫂子鬧矛盾了,也直接的影響到了夫妻感情,兩人這些年來表麵上看還像是一對夫妻,實際上,嫂子在自己的事情上麵很少聽鄧洪波的意見。鄧洪波最擔心的就是嫂子在外麵投資炒房,會引起別人的嫉妒,這樣不但會害了她自己,也有可能連累到鄧洪波的身上,兩人經常為這事情鬧得不高興。
“小宋,你現在的工作在省裏了,那錦熙呢,她還留在嶺南幹嗎,總不能你們夫妻分居兩地吧,趕緊想法把錦熙的工作也調動到省裏來。”嫂子熱情的說到。
錦熙就看了我一眼,說:“嫂子說得對,你現在在省裏來工作了,我不能一個人留在嶺南啊,那你的身邊誰來照顧你,我覺得把工作調到省裏來和你生活在一個城市最好。”
“嫂子,這個事情我也想過,隻是,我都剛調到省裏來,很多事情都還沒有理清楚。這一下子要把錦熙調動上來,恐怕還有點麻煩。”
“錦熙,跟嫂子說,你想到哪個部門,嫂子看能幫得上你的忙不。”
“你插什麼話呢,三喜家裏的事情他不知道安排嗎,你這人就是太熱心……”嫂子的好像還沒有說完,鄧洪波就打斷了她的話,不想讓嫂子在這個問題上繼續說下去。鄧洪波覺得在這飯桌上讓她的愛人誇一些海口,別人會怎麼想,難不成東平官場上是他鄧洪波說了算嗎,這種事情被人傳出去,是丟了他鄧洪波的臉。
我知道嫂子問這個問題是一番好意,她有這樣的能力幫助錦熙把工作調動上來,隻是,這話不應該當著這麼多的麵說。在這麼多人麵前誇這種海口,會讓人誤會,也會讓其他的人覺得嫂子過於高調了,從而影響到鄧洪波在大家心目中的廉潔形象。
嫂子不滿意鄧洪波的批評,當然也知道鄧洪波這麼提醒的用意,她有點不高興的說了一句。
“我這是對錦熙的關心,難道你忍心看著錦熙和三喜分居兩地啊,他們是年輕人,真要是長時間的分局兩地,今後還不出問題啊。”
“關心是可以,但也不能這麼著急啊,三喜剛調動到省裏來,他的事情都還沒有穩定下來,嶺南那邊的家庭還需要人照顧。如果現在就把錦熙的工作調到了省城來,匆匆忙忙的,隻會添亂子。而且,錦熙願不願意調到省城來,還得錦熙自己來決定。”
嫂子問錦熙,“錦熙啊,你是願意留在嶺南呢,還是願意到省裏來工作?”
錦熙說:“嫂子,我以後還是想到省裏來,讓三喜一個人到省城來工作,身邊沒有一個女人照顧他的生活,我擔心他的日常生活都不能自理了。隻是,嶺南那邊還有很多事情需要處理,工作上的,家庭的,我可能短時間內還離不開嶺南。嫂子,等我處理好了嶺南那邊的工作,你幫我過問一下省裏這邊的情況,看有沒有適合我的工作,到時候還得讓嫂子幫幫忙啊。”
“錦熙,你的事情嫂子會關心的,什麼時候想要調動到省城來了,提前一個月給嫂子說一聲,嫂子幫你在合適的單位給你活動一下。”
“謝謝嫂子。”錦熙端了酒杯,接著說:“鄧省長,嫂子,我敬你們兩位,感謝你們一直對三喜和我的關心。在此,我也祝你們兩位恩恩愛愛,家庭幸福。”
我看到錦熙要去敬鄧洪波一家人,也趕緊端了酒杯配合著錦熙,表現出我和錦熙十分恩愛的景象。
“老領導,我們敬你們,千言萬語都彙集成一句話,感謝這些年來對我的關心,三喜能夠有今天的成績,也感謝老領導的栽培,謝謝。”
“三喜,我們共事多年,對你的工作能力和人品我都是認可和欣賞的。現在換了一個工作環境,組織上為你提供了更大的發展平台,我是真心的希望你能夠在這個更大的政治舞台上發揮出你的超越能力。在工作中,還像在嶺南的時候一樣,表現出你卓越的工作能力,這是我對你的一點小小要求。”
“謝謝老領導的關心,你對教導三喜的每一句話,三喜都銘記在心。”
“那就好,來,我和你嫂子祝賀你。”
我們四人一起舉杯,鄧洪波是真心的祝賀我這次調動,讓我跨入了一個更大的政治平台。而我和錦熙呢,用這一輩酒來敬鄧洪波一家人,是發自內心對鄧洪波的感謝,要不是遇到了鄧洪波這樣的好領導,得到了他對我的賞識,我不知道我宋三喜目前會是什麼樣子,沒有鄧洪波的知遇之恩的話,就我這樣的年齡,目前是不會有今天的成就。三十五歲,副廳級,在東平省的官場中也不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