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1 / 2)

這世間,每一個人都在織網,看見的,看不見的,直到將自己也織入那網中去。

寫作,其實就是織網。

但寫者則更像一條繭中的蛹,總是想要求一種突破。

可是這種突破是需要煎熬的,有時候經過了很長久很長久的煎熬之後,還是不能化為蝴蝶,化作蠶,更不要希望能練成絲了。

突破,織網,突破,織網。

寫作何不是這麼一個過程呢?

作家,作家,真正的作家不過是最後將自己作死在網中。

所以,寫這本書是不想簽約的,因為不是商業化寫作。

於是,更新不會穩定,想寫才寫,隻寫自己喜歡寫的。

當然,這肯定會是個完整的故事。

什麼時候完成呢?

我也是不知道的,也許十年八年,也許三五十年,也許永遠都不會完成的。

所以,就當我寫著玩吧。

不過,這絕不是我的初衷。

初衷是什麼,自己也是不清楚的,我甚至還沒想好要寫怎樣一個故事。

但我心中有很多故事。

總想寫下來的。

作為文青癌晚期,所以這本書會最大可能的追求文學性。

當然,作者本人僅僅是乙等文青水平,連甲等文青都說不上,在一些真正才華橫溢之輩看來,我的話也未免幼稚了。

但作者就是這麼幼稚的一個人。

這種性格怕是永遠都改不了的。

想起一段話。

諾亞方舟和巴別塔在《聖經》中無聲相望,那未完成的高塔支離破碎,那孤單的方舟則真實,親切,在驚濤駭浪中懷著甜蜜的絕望——方舟隻求自我保全,它從未要求勝利所以不曾失敗,而巴別塔則以為樹碑立傳為目的,它的失敗,則是理所當然。

這段話我是很喜歡的。

所以,在寫作的過程中,總該是寫些自己喜歡的東西的,練筆也罷,自我的精神安慰也罷。

網文中的小白或者文青,又有多大的區別呢?

他們的靈魂是一樣的。

很顯然,一部書的靈魂,不是辭藻華麗可以彌補的。

但真正的文學到底是什麼?

我想,真正答得出來的人並沒有。

這世上的名著,其實基本都是通俗小說。

中國的四大名著,或者那些聲名赫赫的外國小說又有幾部不是通俗小說呢?

《飄》、《戰爭與和平》、《百年孤獨》、《呼嘯山莊》、《紅與黑》,這又有哪一部不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