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7(3 / 3)

眾人聞言,先一駭異,繼而哄堂大笑。丁羽聲看了一眼一身名牌,金表耀眼的曾長慶說:“沿海人先富了不假,若肯讀書就能贏得更多的敬意了……”

馮俊暉不願被人小視,便說:“其實文人放歌縱酒,左不過幾種境界:‘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爽朗。‘向名花美酒拚沉醉,天下事,公等在。’闊達。‘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溫馨。而‘千裏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則自然脫俗……所以文人論吃,不在吃本身,多是借酒舒懷,另有心緒。”

“有見解,知我者馮先生也……”丁羽聲誇了馮俊暉一句,他接著說:“能吃不難,懂吃不易,文人雅宴最要緊的就是會吃兩字。什麼叫會吃?大智慧呀。”

袁南瓜插話說:“文人雅士隻會吃,不會做,這不跟豬八戒一樣?怎麼又成了大智慧?”

丁羽聲沒去搭理袁南瓜,繼續道:“文化人擅吃,源頭得上逆到至聖先師孔老夫子。張岱在《老饕集序》中寫下‘中古之世,知味惟孔子。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精細二字,已得飲食之微。’所以,文人之於吃喝,實是秉承祖師爺的典範,也是‘至純至孝’的本職工作。”

劉太嶽人沒落座,接住話茬說:“其實,這吃喝更有治國創業的大道理。譬如契闊談宴的典故,再如易牙調羹,伊尹負鼎,治大國如烹小鮮更藏了治國安邦之理,一個吃字細說不易。”

如果說丁羽聲是賣弄,劉太嶽就是拔高,等他把話說完,聞海鷗便向大家介紹一番,少不得又是交換名片,一陣忙亂。對於不懷好意的劉太嶽,聞海鷗心生一計,將他安排給林淑琴,並說:“劉局長,今天的攤子不小,我隻能幾處張羅了,讓我妹妹代我照應一下可好?”

劉太嶽見了林淑琴便有點魂不守舍,自己早已坐下身去。聞海鷗轉身叮囑林淑琴說:“好妹妹,你的酒量勝過姐姐,替姐姐向劉局長勸杯酒,別讓客人不自在喲……”

林淑琴杏眼桃腮,微醺的姿色最為撩人,她不經意的嫣然一笑,足令劉太嶽快要半身不遂了。劉太嶽覺得林淑琴確為平生所未見的美人,私下便有些猴急,他抓過酒瓶說:“不敢勞動林小姐,我來,我來給林小姐斟酒……”

林淑琴略含醉意地問:“劉先生去過海南?”

劉太嶽回答說:“還沒機會呢……”

林淑琴沒話找話說:“住海邊,戲海灘,吃海鮮,潛海灣,多浪漫啦,你不去看看可惜了……”

劉太嶽被一句閑話弄得春心蕩漾,他隻當少女思春,鍾情於己,便發狠說:“要去,我盡快去海南走走……”

王景宏一直被種種排場弄的目不暇接,所以很少說話,等他腹脹如鼓時,便對袁南瓜議論說:“說到四大菜係,那些吉祥如意的菜譜,肯定是文人雅士的編排,細想想真叫學問……”

袁南瓜沒拿吃喝當回事,他早不耐煩丁羽聲等人的賣弄,等到王景宏也來湊趣時,便沒好氣地說:“吃飯就吃飯,喝酒就喝酒,有什麼狗屁學問?你別學他們嘴誇誇,屎啦啦的風雅,我就不信鬧窮酸也會漲價不成?”

滿堂的食客望著依舊絡繹不絕的菜式,大多心有餘而力不足,偏偏服務生又沿著桌麵布下“蟹八件”,接著為每桌送上一隻精編竹絲提籃來,籃裏盛滿通體酡紅,金爪巨螯,隻隻半斤份量的大閘蟹,這讓本已趣味闌珊的賓客又重新喧嚷起來。

陸漢祥奇怪這樣季節何處去尋如此肥碩的大閘蟹?他哪裏知道生物工程和低溫活體保鮮技術讓許多不可能的事情可能了,前提是有錢就行。聞海鷗自小生長江南,她揭殼剝肉,開螯抽肢,將黃燦燦的膏,彙同亮晶晶的肉聚置殼中,澆上薑醋,一口便吞下一隻螃蟹。

食蟹不累笑談,滿桌賓朋從蟹的分類,誰為極品開始,再到桂花露酒、紹興花雕哪樣佐餐更妙?複又爭論江南幾省,那家的蟹宴能勝出申城的王寶和?更有《周禮》記載的“蟹胥”,《紅樓夢》中的吃蟹,題目廣泛,觀點各異,乍聽皆成文章。

袁南瓜和曾長慶也在嘻哈打鬧,兩人俯首低語一陣,說到會心處差點沒笑的岔了氣。原來他倆見了螃蟹,便想到廣東、香港一帶的“鹹涅佬”總將女性私處戲稱“毛蟹”的說笑來,暗諷一桌文人隻知此蟹鮮美,不識彼蟹方是人間至味。

劉太嶽剝了一堆蟹殼,卻將蟹膏蟹肉送給林淑琴,還美滋滋地說:“林小姐別客氣呀,吃,盡管吃,我就喜歡看你吃啦……對呀,這東西怎麼吃也不擔心長胖的……”

丁羽聲搖頭晃腦地說:“梁啟超、豐子愷,對食蟹多有描述,篇篇都是好文章。而我最推崇晉朝的畢卓,其‘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的見識,竟視名利富貴不如蟹肥膏美了……此外,吃蟹還能搏得勇士盛名,魯迅就說不是勇士誰敢去吃它?可見今天在座的眾人都是勇士。”

於是,有人提意為全體勇士幹一杯。

陸漢祥沒有參加議論,卻另有想法,他覺得袞袞諸公更像普希金筆下“飛來就落定,落定都吃光”的蝗蟲,更奇怪自己怎麼也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