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個標題是不是覺得這是一個謬論?畢竟世界是一個客觀存在,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怎麼可能說我眼中世界是啥樣,它就是啥樣呢?
的確,世界是一個客觀存在,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但是我們對於世界的認知,就是根據我們身邊的環境來的。我們身邊的環境給我們的感覺是友善的,那麼我們就會覺得這個世界是一個美好的世界;如果我們身邊的環境是一個充滿欺騙、自私、猜忌、防備的環境,我們就會覺得這是一個陰暗的世界。
看到這可能又會有人說,怎麼可以用我們身邊的環境,這個小世界的認知——世界的一部分,來代替對世界的認知呢?
但是,親!你要知道這個世界上的大多數人都是在世界的一隅度過了一生。我們經常說“世界那麼大,我想出去看看。”,但是又有多少人出去看過,又看過多少個地方呢?
接下來我們來說一說為啥“你眼中的世界,就是這個世界的樣子”,我先說一下我們這裏的世界就是我們所說的社會。社會是由什麼組成的?社會是由一個個人組成的,每一個人的行為直接反映出這個社會的樣子。
先說一下我們我們對一個美好的世界的認知是怎麼來的——我所生活的這一隅的人每時每刻釋放善意,而我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沒有走出過這一隅,亦或者我去過的其他地方哪裏的人也一直都是釋放著善意,所以我看到的就是一個美好的世界。而那些我沒有看到過的地方,我也就理所當然的認為那裏的人也是這樣的——一直釋放著善意,因此這個世界是一個美好的世界。同理,我們也可以知道一個陰暗的世界是怎麼來的了。
記得,看過的一個綜藝節目中有這樣的一段對話:
小白:我的夢想是改變世界。
大牛:任何人都改變不了世界。
小白:喬布斯不就改變了世界嗎?
大牛:喬布斯沒有改變世界,他也改變不了世界,他隻是改變了蘋果這個品牌而已。
主持人:也許我改變不了世界,但是當我們都為了這個世界去做出一點點努力,我相信這個世界會因為我們而改變——變得更加美好。
的確,我改變不了世界。但是我們能!我願意為這個世界的改變去做出那一點點的努力——去釋放出我的善意,你呢?
願我們的世界明天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