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西墜,紅霞漫天,倉庚啼鳴,延綿的幽華山脈之中,暮靄漸沉。
幽華山脈巍峨聳立,連綿千百裏,峰巒起伏,山上鬱鬱蔥蔥,草木旺盛,平日裏隻見白雲環繞山脈,不識山頂真容。
隻是更為有名的卻是山上的修真門派——東寰劍派。
東寰劍派曆史悠久,創派至今已有兩千餘年,為幽華州內五大仙門之首,號令幽華,莫敢不從。開派祖師乃一代奇人,上源真人,其人自幼好道,在其二十九歲那年,雲遊四方,尋仙訪道,偶獲仙緣,得之一部劍經,名曰:《東寰太一神宵劍決》,上載上古大能留下劍訣,艱深枯澀,卻是一等一的高深劍訣。
上源真人得此劍經,潛心修習。悠悠十載,終有所得。而後破關而出,曆經百載,轉戰數州,竟無一敵手,威震幽華。此後路經幽華山,一眼便看出此山中鍾靈氣秀,聚天地靈氣,吸日月精華,實為一處不可多得的寶地,遂之在山上開宗立派,廣邀同道好友,因以劍經成名,所以名曰:東寰劍派。
而後又過了悠悠百年,待到東寰劍派成為幽華州仙門之首,上源真人也修煉至天人合一之境,之後曆經九九重劫,便羽化飛升而去,為九州典籍所錄。
如今東寰劍派在幽華山脈之中立有十峰,其中太一峰為十峰之首,是上源真人飛升之前閉關所在,其餘太玄,真化,天寶,金壇,丹霞,華妙,空明,赤水,洞靈,各峰司煉器,製符,練丹,靈藥各職,比之千餘年前專修劍訣大為不同,也更為繁盛。
東寰劍派門下弟子約數千有餘,高手如雲,聲威顯赫,雖已有千年無人修至飛升之境,但也有太虛大能坐鎮,是以無有宵小之輩冒犯。
華妙峰在東寰劍派之中主要負責種植靈藥,煉製靈丹,修煉一途,實為艱辛,若有靈丹妙藥相助,便可事半功倍,所以雖然華妙峰在十峰之中排名不甚靠前,但因為此事,卻也備受追捧,門下弟子倒少有被人欺淩之事。
此峰內門弟子在十峰之中算是稀少,一來練丹所需天賦甚高,往往百人之中有一人入門便為大幸,二來練丹也被識為不務正業,畢竟丹道一途博大精深,沒有大量時間的練習是不可能有所成就的,但是修仙本就與天爭命,人生苦短,匆匆百年轉瞬即逝,打坐修煉都嫌時間不夠,哪裏來那麼多時間煉丹的,所以由於種種原因,華妙峰每一代內門弟子也隻有數十人,而且大多以女弟子為主,和其他峰隨意幾百人相比,可以忽略不計了,但是外門弟子卻有眾多,大多是仙道無望,前來混個司職,等載夠了績點,也可下山當個道觀之主,或者另有凡夫俗子供奉,也可榮華富貴一生,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
紫陽閣位於華妙峰半山腰處,這座魏然而立的重簷九脊頂的龐大建築,鬥拱交錯,飛簷青瓦,雕梁畫棟,栩栩如生,閣前並排有十根石柱,每根石柱上都雕有雲圖,盤繞升騰。此閣為華妙峰執事長老每月講經解惑之處,當然這隻有內門弟子才有的福利,外門弟子另有他處。
今日為月中十五,正逢長老給九代弟子講經,屋內稀稀拉拉盤坐著數十位身著道服的弟子,年歲都約莫十幾,有男有女,但是都閉氣凝神的端坐在蒲團之上,不敢嬉鬧,如果這時被執事長老逮著,說不得要被小懲一番,罰抄道經幾百遍可不是說戲言,這些正值鬧騰年紀的少年少女,被罰過幾次之後也知道了什麼是仙道大宗的規矩。
這時,一聲飄渺悠遠的鍾聲從紫陽閣後麵傳來,正在閉目養神的弟子們紛紛睜開眼睛,知道這鍾聲意味著講經要開始了。一名頭戴紫陽巾,身穿八卦衣的道士,在徐徐鍾聲中從屋中一旁的小門中飄然而來,一名身著皂服的道童緊隨其後。隻見道人鶴頂龜背,鳳目疏眉,麵色紅潤,神態飄逸。他一來到屋內,立覺其氣質非凡,似鶴立雞群。
這位道長道號為南華真人,為華妙一脈有名的煉丹宗師,修為更是達到乾虛境,身份地位不是一般執事長老可以相比的。南華真人手持拂塵,咳嗽一聲,袖袍一扶,細眯著雙眼掃過下方盤坐的數十位弟子,仿佛在仔細打量著什麼,凡是被其雙眼掃到的弟子紛紛神色緊張的低下頭去,不敢直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