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三十二 尾聲(2 / 3)

另外還有一個人,讓姚采瀾很是意外,就是蕭如江,蕭樹的親生父親。因為他作戰勇猛,很快就得到了上級的賞識。如果不是因為他出身軍奴,他很可能就此平步青雲了。不過,最為可惜的是,他最終沒能撐到戰爭勝利,最終沒能回來親眼看一下他闊別了十幾年、愧疚了十幾年也想念了十幾年的兒子。。。

江清山的心情很不好,非常不好,當然並不是因為他的腿。

後來,姚采瀾才知道,他在那場誘敵深入的大敗仗中本來就該殉國的,他已經對此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可是,蕭如江,還有他身邊並肩作戰的親兵們,拚了命的保住了他。

所以,他回來了,而他們,包括蕭如江,都永遠留在了西北那片荒原之上,再也回不了中土的家了。

他心裏很難受,他的命是由別人的命換來的,這讓他在夜裏常常翻來覆去睡不著。有時候他會想,自己如果直接把命扔在那裏,和那些人親密的躺在一起,心裏是不是會好過些。

姚采瀾不知道怎麼去安慰他。在無數條血淋淋的生命麵前,任何語言都顯得那麼蒼白無力。

不過,江清山畢竟是鐵打的漢子,他很快就振作了起來,因為他還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

就像上次一樣,他要一個個的找到自己的戰友的家人,親手把他們拚了命該得的“撫恤金”交給他們。戰友們走了,他們在這世上唯一的牽掛就是他們的家人了。他不能讓他的兄弟們入了土還閉不上眼睛。朝廷的那筆錢不知道能不能也不知道何時才到賬,他隻能用這種淺薄的方式來報答那用血和火鑄就的兄弟情。

江清山重新站了起來,他用了一年的時間重新學會了如何用無力的斷腿去控製馬匹。他終於再一次的爬上了馬背,並幾乎是立刻就帶著幾個人踏上了尋人的旅程。如此反反複複,走南闖北,一直用了好幾年的時間,他才斷斷續續的完成了自己的心願。

兄弟們,願你們在地下保佑我,也保佑你的家人!

尤其是對著自己的女婿蕭樹時,江清山費了很大的勁,才紅著眼睛向他說了一句,“對不住,我沒能把你父親帶回來!抱歉!”

蕭樹從頭到尾一直沉默著,一語未發。

後來,小惠才偷偷的告訴姚采瀾,蕭樹自己一個人躲到書房去哭了半天。

江清山因為斷腿已經被安排了“退休”,朝廷每年都有一筆並不算多的俸祿給他,算是給他的補償。雖然那筆錢,比起江清山渾身的傷疤和斷了的腿,簡直不成比例。

後來,他在家裏閑的發黴,才去義學那邊幫姚采瀾的忙。

姚采瀾受到曾家的啟發,拿出一筆銀錢置辦了些田地,以無名氏的名義開辦了一所義學,專門招收農家子弟,隻學習基本文字和算學。與一般義學不同的是,這裏的學生還需要半工半讀,讀半日書、幹半日活來自己養活自己,並不能白白拿了錢糧。

石頭在律學學習了三年,最後以一個還算不錯的成績結業,被任命為偏東南地域一個小縣的主簿。他回家的時候,順便還拐了一個媳婦。他在律學學習時候,一個老教授看上了他,硬是把自己大齡未嫁的孫女塞了給他。

這閨女性情有些彪悍,不像一般姑娘那般溫柔賢淑。可是,姚采瀾卻特別喜歡她。顯然,石頭嘴上一直抱怨自己媳婦難搞,可臉上笑得很甜。

兩口子一直過的非常美滿,石頭始終未曾納妾。石頭在任上也做的順風順水,不久,就因為政績突出提拔做了縣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