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家要有大包容的品格
編讀往來
作者:李斌
每一個人,因為學曆、經曆、性格、年齡等因素,會有不同的欣賞習慣和喜好,我想文學編輯也不例外。在當下這個大眾文化時代和信息時代,文學雖然早已成為小眾讀物,但在文學圈,在仍舊關心、關注文學的社會群體麵前,我相信絕大多數的刊物負責人還是希望自己勞動的結晶能成為被廣泛、閱讀、品評的大眾刊物,而非孤芳自賞的小眾刊物。因為刊物畢竟是文化傳播的載體,它負有一定的精神使命和責任擔當,有更多的覆蓋麵才意味著更大的影響力。
讀近幾期《延河》雜誌,與同類刊物相比,《延河》定位高端,編排設計新銳大氣,刊載作品風格多樣精彩耐讀。第四期《美麗中國 美麗陝西》欄目刊發的《觸摸陝南的血脈與風骨》一文,不僅把陝南的地理特點表現得淋漓盡致,有關地域曆史、人文故事的文本性融合,使得該文更加豐滿多姿。第五期發表的小說《鳳凰嶺》,語言簡煉生動,富有張力,故事耐人尋味,值得一讀。希望編輯同誌放眼四海,能包容各種風格特點的優秀作品,不要以個人喜好代表廣大讀者的審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