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家一朝死,千古風流今日終(一)(1 / 1)

午門城樓上高坐一人,那人身穿龍袞,龍袞龍紋圖案疊,還有十二章紋樣,其中日、月、星辰、山、龍、華蟲、黼、黻八章在衣上;其餘四種藻、火、宗彝、米粉在裳上,並配用五色祥雲、蝙蝠等。

十二章紋樣取自日月星辰取其照臨;山取其鎮;龍取其變;華蟲取其文、會繪;宗彝取其孝;藻取其潔;火取其明;粉米取其養;黼若斧形,取其斷;黻為兩己相背,取其辯。

頭戴九旒冕,藤篾編製,表麵敷羅絹黑漆,鑲以金圈、金邊;冠的兩側有梅花金穿,貫一金簪前後分別垂著十二道旒,每道旒上都有赤紅清白十二個珠子。

原是大周新帝,軒轅騰,隻看他麵如冠玉,眉若遠山,眼似星燦,鼻比懸梁,紅唇皓齒,生得這般漂亮!

城樓下太監、侍女、皇親國戚、文武大臣排列有序,淩雲將軍金盔鐵甲,大步流星,後跟五虎將軍,衝霄將軍將一眾穿著囚服的罪犯帶到午門之前,淩雲將軍撩衣袍跪倒在禦道正中。

五虎將軍吳虎生與他二弟衝霄將軍吳鎮景跪在他的兩側靠後,頭齊及他的臂肘,三人跪成品字形,淩雲將軍高聲陳列罪犯罪狀,並報上吳虎生,吳鎮景官職姓名,然後宣讀戰俘名單,並宣布或磔或斬的處理意見,最後說:“合赴市曹行刑,請旨。”

致辭完畢,俯首聽命。軒轅騰唇角微微揚起,眼中流光溢彩,他等這一日已是許久!輕輕張口說道:“拿去!”聲音低弱,大臣們站得稍遠一點的都聽不見,

但在皇帝發令之後,身邊有近侍二人重複一聲:“拿去!”接著由勳臣貴戚四人同聲接著重複一聲:“拿去!”

接著是八人,再後是十六人,又三十二人,這樣逐級擴音,聲響越來越大,到最後是站在城樓下的武士三百六十人,齊聲大呼:“拿去!”聲音簡直如雷吼一般。

之後,官兵押著帶鐵鐐、穿囚衣的罪犯出西安門,三位將軍親自壓陣,前往西市。沿途看熱鬧的市民填街塞巷,車馬隻好緩緩而行。

打頭的正是三位大將,後跟一輛囚車,囚車裏是一個閉目的老人,披散著白發,滿臉的褶皺,雙手無力地搭在囚車上,腦袋微歪,有細心的便可發現,這囚車的脖鎖很緊,車身很高,這老人站著的力量完全是依賴著囚車的枷鎖。

囚車後分站兩列罪犯,首排的是一個目光炯炯地老夫人,發絲未亂,神情悲憤卻不失端莊,眼角眉梢帶著硬氣,但年歲已高,沉重的腳銬手銬的牽製下,步履有些蹣跚。

老夫人旁邊是一個高大魁梧的大漢,渾身是傷,蓬頭垢麵卻透著難掩的霸氣威武,他的手鐐腳鐐都連著千斤的大鐵球,每走一步都十分的艱難,但大漢仍努力抬起手臂,攙扶著身邊的老婦人。

後麵跟著的男男女女,無論年紀,均是一臉正氣凜然,全然沒有赴刑場掉腦袋的喪氣和恐懼,步伐穩健,挺胸抬頭,目不斜視。

看熱鬧的老百姓看了無不在心裏挑起大拇指,這真不愧是代有英雄,世有功勳的國師府灰家,上至那把發蒼蒼的老嫗,下到那稚氣未脫的娃娃,無人麵露懼色。

擁擠的百姓被灰家上下非凡的氣質精神所打動,竟自發地讓出道路,無人趁亂起哄,無人大聲咒罵,無人幸災樂禍,無人扔爛菜葉子,大家都用敬畏的目光看著緩緩前進的隊伍。

更是有人心生疑惑,這等心氣之人,怎麼可能做出意圖謀反的混賬事,怎麼可能看得上那過眼雲煙般的功利雲雲,怎麼會與敵國四通,欲做出危害大周國的事情!

有文人墨客當即脫口評定灰家,可謂誌氣早定,故臨危不迷,臨死不懼,臨難不屈。可歎清者自清,受辱不言,受汙不辯,受難不哀!

------題外話------

學生黨,求指點,求評論,求成長,第一次寫文,緊張且激動,絕不棄文,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