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華北的怒吼
華夏河山,雄偉壯麗,地大物博,這片富饒而遼闊的土地上,孕育出了人類的五千年文明史,創造了無數的世界奇跡。然而,這片土地也成了列強窺視和侵略的對像。
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晚,這原本是一個月明星稀的秋日夜晚,秋蟲在低呤,晚風在輕拂,一切都即將進入夢鄉。但是,有誰會想到,一個由東瀛倭寇蓄謀已久、將會震驚世界的陰謀正要在這片土地上實施!
就在這天晚上,日本關東軍將位於沈陽北大營南約八百米的柳條湖附近的一段南滿鐵路炸毀,並偽造現場,誣蔑為中國軍隊所破壞。
緊接著以此為借口,由日軍獨立守備隊第二大隊向中國東北軍駐地北大營發動蓄謀已久的武裝攻擊!麵對日寇的侵略,國民政府竟然對駐軍下令不許抵抗!因此,大多數軍隊不戰而退,將華夏河山拱手與敵。
但是,仍然有少部分軍隊抗命,他們以軍人守衛國土為天職,拚著一股血性,不顧勢單力薄,奮起反擊,官兵齊心,以血肉之軀,來悍衛國家的尊嚴。
然而終究因為寡不敵眾,一個個奮戰到生命的最後一刻,飲恨沙場。就這樣,東瀛倭寇踏著中國軍民的鮮血,強占奉天。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
此後,東北大部分駐軍仍然繼續執行國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致使日本關東軍在東北長驅直入,如入無人之境,迅速占領遼寧、吉林、黑龍江,東北三省相繼淪陷,世界為之震驚。
自古以來,無論是什麼樣的強盜,總會為自己的行為找一個冠冕堂皇的借口,妄圖以此來蒙蔽世人,封住世人的口舌,以達到逃避罪責,能夠繼續侵略擴張的目的。
東瀛倭寇自然也不例外,而前清的廢宣統皇帝愛新覺羅?溥儀,則成了他們最理想的人選,一九三二年三月一日,日本關東軍扶植組建偽滿洲國,由溥儀出任傀儡皇帝,而一切實權卻是由日本關東軍所掌控,這意味著東北三省完全淪為日本殖的民地。
北平,元、明、清三朝古都,是曆史文化聚集地之一,五四運動的爆發地。當東北三省淪陷,溥儀出任偽滿洲國傀儡皇帝的消息傳到北平,立刻激起各界有誌之士的憤慨,紛紛要求當局下令抗戰,然而國民政府卻害怕事態進一步擴大而態度曖昧,一味的妥協,寄希望於所謂的“和談”以及國際上的幹預。
而事實上,強盜的貪婪和野心並不會因為國際的遣責聲而有所收斂,他們所謂的“和談”,隻是為了給自己調兵遣將爭取時間,來進行更大規模的侵略擴張。
當局的軟弱,並不意味著華夏無人,任由強盜宰割。北平的學生們對當局失望之餘,自發的停下功課,醞釀著一場抗日救亡運動。看似沉寂的華北,即將爆發出一聲聲的怒吼。
轉眼間,已經是四月了,春回古都。然而學生們的多次請願,卻仍然不見當局有何表態,更不見當局對日本方麵采取任何措施,仍然像一潭死水般的毫無動靜,而東瀛倭寇的氣焰則是日益囂張。
這一天,北平各高校的學生們聯合起來,走上街頭進行演講宣傳,抗議日本關東軍的暴行,揭露侵略者的陰謀。
演講台下,有學生在發傳台,台上有位學生正在演講:“各位同胞,自鴉片戰爭以來,列強屢屢入侵我神聖土地!割地、賠款,不平等條約接連不斷,東瀛日寇更是野心日益膨脹,早有亡我之心!這是為什麼?這都是因為我們處處忍讓,沒有奮起反抗,才讓強盜有機可乘,得寸進尺,步步緊*。同胞們,如果我們四萬萬人,齊心協心,何愁不能揚我國威,將東瀛強盜趕出國門!”
過往的行人,有的神色茫然,手中接到學生散發的傳單,又很快扔到地上。然而更多的行人卻為學生們的抗日熱情所感動,有越來越多的人聚集到演講台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