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此事萬萬不可!”
“殿下,此事無疑是以卵擊石!”
“九弟,你真的想好了?”
“威王為君,吾為臣,王辱臣死!即威王意已決,我燕雲上至諸將下至英豪,與君同生,與君同死!”
“與君生,與君死!”
幕府將軍,參謀,三哥,七哥,至交好友,還有那同吃同睡,同生同死,同流血的萬萬燕雲鐵騎,燕雲同袍。
“對不起。兄弟們,華夏可以沒有一個威王但不可以沒有一個張文育。”
······
一切的起因要從昨日的大朝會說起,說起來大朝會,因新年將至其本身是一年中的最後一次的早朝了,百官同殿,萬國來訪,又事逢年關,故說其是“述職報告”也行,說其是“表彰大會”也可。畢竟又一幫外使在側,在扯也扯不出什麼大事,再議也不敢議什麼國生大事。
一套朝議下來,倒是無風無浪,生為最小的第九帝子,又是燕雲的威王更是站的無聊到,在下方不時的在幾位哥哥“聊天”中插上幾嘴,扇扇風點點火,在挑撥離間一下,倒是好不快活。畢竟他是皇家最後一子,又是華夏第一富商大賈沈萬千的外孫,要不是出生太晚,太子已定,他更是在五年前宣布無意帝位的宣言的話,那今天還指不定太子頭銜會不會易主。
夏王夏雲升照例對今年的有功之臣予以封賞,讚揚幾句國之昌盛,民之安詳,並且勉勵諸君來年再接再厲。
又讓天文官念了禱告了一篇來年穀物豐收,國泰民安的祝詞,還特意拿出國庫天材地寶,把在場的言官,大儒們賞了一個遍。
倒是弄的大儒,言官雖說莫名奇妙,可又爽翻了,畢竟是帝王所賜,更是在萬國外使,百官同僚的目光下,所以能不爽翻?
直到下一個環節萬國來朝覲獻年表,本來就是一個走一個過程的事情,大國少獻一點,小國多獻一點,反正你來我往,除了小國有點無傷大雅的損失,也沒什麼,在往年這不過是相互給麵子的事情罷了,畢竟大家都要出血的說。
隻是今年環節一開始一股“殺劫”的氣息就被帝之九子聞到,隨著龍界代表龍寺的一步踏出,氣氛也從“你好我好,大家好”。變成了你不給我一個說法就你死我活!
龍界作為華夏周邊的大國,乃至當世都是數一數二的大國,“當然”又資格第一個致辭獻表,雖然往年的順序是先天庭,魔界,西方聯合國再到龍界代表致辭獻表。
因為龍界有這個資格,故雖然萬國外使麵露難色,天庭等國外使雖然直接癱個臉,表示著自己的不爽,可也沒有多說一句,畢竟人家也有這個“資格”。
這是?
要出事!!還不是小事!!!並且涉及本國人事!!!!
剛剛得到帝王賞賜的言官大儒瞬間明白了什麼,感情剛剛的賞賜不是看在我們做的有多好的份上的啊!而是想我們拿人手軟,吃人嘴短的想讓我們在這場朝會中閉口的信號!!
也是剛剛想到這點的夏青雲撇著嘴小聲的咕噥了一句“帝王心術!”
在場的人又是何等人物?不說別的光武亞聖,文亞聖就不下雙十之數,何況夏青雲還是有意咕噥的一句。
“大膽!陛下,臣認為威王藐視朝廷,侮辱朝綱。”陳清,華夏最敢說的言臣,丞相,瞬間秒懂,果斷出擊。
還沒有等高高在上的陛下說話,一大儒站了出來道。
“陛下,威王年紀尚小,有在燕雲與軍騎長住,難免有點心直口快。”
“陛下!此事不可有先例啊!”
“陛下!”
“……”
還好不是說老子有違父綱,算陳清反應快,好了剩下的就交給父王和稀泥,然後就這樣過去吧,最好可以……
“好了,此乃家事,更有外使在側!不議!!”惶惶之聲,從天而降。
“唉,看來父王,是不想用這事做文章了。”威王夏青心底輕歎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