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淵登基,改國號為唐,年號為武德,義寧二年也被稱作武德元年。
在武德元年五月,一個即將在中國曆史上留下濃墨重彩一筆的強盛王朝宣告誕生了。
這一天,李初一作為一個後世者親眼見證唐王朝的誕生。
政權的更迭沒有轟轟烈烈,沒有硝煙紛飛,有的隻是鮮血凝固後,那更加奪目的皇冠,而能唯一記錄這些在榮耀背後醜陋的,可能隻是太極殿前那些沉默不語,略帶青苔的石磚吧。
有時候李初一覺得人想太多,未必是一件好事,而他自己恰恰就是屬於那種想的多的人。
離開皇城,李初一眯著眼,回過頭看著太陽照射下依舊有些黑黝黝的城門洞子,李初一不禁心裏歎息一聲,嘴裏幽幽的吐出一口氣,也不知道在想什麼。
新皇登基,總要有新的氣象,自然大赦天下也就成為曆代皇帝登基後要做的事情,這既是間接的拉攏人心的一種手段,也是新皇帝向天下臣民展示自己博大胸懷的一個機會,所以開國皇帝們總是樂此不疲的做這樣的事。
當然大赦天下並不意味著什麼罪行都赦免,像是十惡就不在赦免的範疇。
十惡不赦,這個詞出自開皇律,十惡包括謀反、謀大逆、謀叛、惡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義、內亂,這十種罪行就是遇赦也不能赦免。
這十惡罪行裏麵,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對於皇權挑釁,比如謀反,謀大逆等,另一類也是對於社會倫理綱常的破壞,像是不孝,不睦等。
從十種不可赦的罪行不難看出,開皇律製定目的最大程度上保證皇權的權威性,維護儒家所構建的綱常倫理的社會結構,達到統治者統治的目的。
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這十種罪行不能赦免了,畢竟你都要顛覆當權者的統治了,自然皇帝也不會赦免你,否則這不是給自己找罪受嘛。
除了大赦天下外,李淵還下令文武百官和平民加爵位一級,義軍所經之地免除徭役三年,其他地方免徭役一年,當然對於所加的爵位,在李初一看來,這樣的做法無異於脫褲子放屁,並沒有什麼卵用。
畢竟所謂特權總是有要有別於他人的地方,這才能體現特權,現在全天下人都加爵位一級,那豈不是等於和沒加一樣。
不過這話,李初一也就是在心裏吐槽一下,發發牢騷,要讓他說出來,他是萬萬不敢的。
曆史上但凡朝代更迭,往往會出現一種很奇特的現象:一朝初定,開國皇帝除了要安撫群臣,還要告慰先人,對於逝去的祖先一般是要追封的。這種追封,一般稱作追諡,也可理解為追崇,意在對死者追加封號。
對皇帝先人的追諡自然也是皇帝了,五月中旬,朝廷追贈高祖李淵的高祖父李熙為宣簡公;曾祖父李天賜為懿王;祖父李虎為景皇帝,廟號太祖,祖母梁氏為景烈皇後;父親李昞為元皇帝,廟號世祖,母親獨孤氏為元貞皇後;妻子竇氏為穆皇後。
立世子李建成為皇太子,封李世民為秦王,李元吉為齊王。
這一紙立儲的詔書沒有在朝堂上興起什麼波瀾,對於太子之位的歸屬問題,整個朝堂都沒有什麼異議,仿佛一切這本就應該是這樣一樣,甚至包括秦王府的幕僚,李世民的心腹,像是房玄齡,杜如晦等人,也並沒有覺得這詔書有什麼不妥,一切似乎真的就應該是這樣一樣。
當然,除了知道真正曆史走向的李初一除外。
不過仔細思索一番,李初一也倒也明白其中原因,不在乎是,現在的李建成和李世民兩個人在大唐的創立過程中的表現基本上平分秋色,換句話說,就是雙方的力量對比並沒有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