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怡(1 / 2)

傾盆大雨將滅,烏雲飄遠,青色盈天。

遠處,兩座翠綠山峰隔水相望,晴天碧草的景致下,一道七色彩虹自兩山間緩緩架起。

“七色彩虹,可以許願。”一個銀鈴似的聲音響起,打破了空氣中的沉寂。靜水湖前,明心亭內,一個十二三歲的姑娘倚在欄杆上,清麗的小臉滿是欣喜,探著身子看向亭外。

“小丫頭,胡說八道。”與小姑娘同在亭中避雨的,還有一青衫少年,十七八歲,麵目英朗棱角分明,瞧著小姑娘的眼神中滿是傲氣與不屑。

“是真的,你不信?”小姑娘轉身看他,指著遠處的彩虹,一臉篤定。

少年卻嗤笑了一聲,搖頭答道,“不信。”

“那你不許?”小姑娘眉目一挑,語中滿是探尋。

少年背過身去,“不許。”

清澈的眼珠轉了轉,繼而說道,“好,那我也跟著你不許,這樣,七色彩虹每出現一次,你就欠我一個願望。”

青衫少年兀的站起身,劍眉一橫怒目看向她,但烏瞳中映入的卻是她如水的眉眼,粲笑如花。

望書閣內,肖蘇雲看著含淚的惠然,不知該如何相勸,“惠然,雲舉那孩子骨子傲脾氣倔,冷性寡言,可心地善良是不假的,這些話我便是不說,你是否也懂他?”

惠然手中一緊,啞著嗓子,“我懂。”

肖蘇雲眸中清明,點了點頭,“其實我知道你的答案,從雲舉答應婚事那天起我便知道,隻是始終想聽你親口回答。”她放下了手中的墨,繼續說道,“可是惠然,光懂是沒有用的,如果想要,便要主動去拿,等待是無濟於事的。”她喜歡惠然,也想幫她,可是這件事,她幫不得,也無從下手。

好意心領,惠然頷首相應,“惠然明白,能幫我的隻有自己。可是,娘,世事常如手中握沙,人如流水捉摸不定,現下惠然不願強求,隻望順其自然,隨波逐流。”

肖蘇雲有些吃驚,她沒有想到惠然沉穩內斂的心性下竟有如此的氣度,好像似曾相識,若有所思地盯著她看了一會兒,不做言語。良久,她清淺一笑,提筆在宣紙上寫下了一個字,墨色在紙上輕輕暈開,肖蘇雲素腕一翻。“惠然,你很像我十多年前的一位故人。”

惠然眸光一閃,抬頭看著她,沒有回答。她又笑了笑,眸光遠移向浩繁的書海之中,有些出神,“不過可惜,逝者已去,無緣再見了。”言罷,她放下了手中的筆墨,緩步從桌案後走了出來,“走吧,今日便聊到這裏。”

朱門輕啟,惠然隨著肖蘇雲從望書閣離去,長廊幽靜,夕陽西下更顯淒清。

一路無語,她腦海中浮現的卻滿是書閣桌案上,肖蘇雲一筆寫下的那個字——“怡”。

自那日隨著肖蘇雲去過景群書院之後,惠然便時常想起自己與肖蘇雲談話的情景,記憶裏肖蘇雲若有所思的神情每每浮現,都讓自己心有餘悸。

她可是察覺出了什麼?還是本就知道些什麼?惠然心下困擾,恍惚間停下了手中的動作,皺起了眉頭。

“哎呀,不就是搶了你一塊兒桂花糕嘛,小姐你至於愁眉苦臉地盯著盤子嗎?”宛冬說著撇了撇嘴,一臉不情願的把桂花糕放回了盤子裏。“還給你還給你,免得你事後跟人講究我違禮不尊……”

惠然瞧著她一臉認真的嘟囔,不禁一陣好笑,“我何時跟人講究過你?倒是你經常背地裏挑剔我的不是吧。”

隻聽惠然一語中的,宛冬心虛的咋了咂舌,瞧著惠然訕訕地笑了笑,“哎呀,小姐你金枝玉葉,我人微言輕,這種小事你就不要放在心上了嘛。”

惠然瞧著她故作乖巧的討好自己,也就不多與她計較,抬起手便拿起了宛冬放回盤裏的那塊兒桂花糕。可桂花糕剛放進口中,卻見宛冬偷偷地湊到了跟前,不懷好意的笑看著自己。惠然登時心下一驚,連忙吐了出來。

“你可是又掉地上了?”她驚魂未定的看著宛冬,這種事這丫頭可沒少幹過,想當年剛進府裏的時候她就特別喜歡吃各色甜點,總借著惠然的幌子叫廚房做,可她偏生是個粗枝大葉的,端個盤子都能摔跤,而糕點掉地上了又舍不得扔,便連累著惠然跟她一同吃了好幾個月的土。

現在想起來,惠然仍心有餘悸,若不是有一次廚房做晚了自己出去尋她,撞見了她在地上撿糕發現了內幕,憑自己那不敏的味覺可不知這土自己會吃到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