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姨眨巴著會說話的眼睛,目不轉睛的看著宴滋,從她的眼神裏宴滋隱約感覺得出她是有話要說。
古語古語,雖然連用了兩次杜撰的古語卻是實實在在的能聽出她的意思“姨娘,您都把古人的話都搬出來了,是否有事要跟朕說?這盤糕點該不會是一個比喻吧?”
國姨想了想,露出為難之色,欲言又止,但最終還是在宴滋的再三追問之下道出了心裏話“我聽說您今日在朝堂之上要封我為長公主。這是多大的榮耀,我聽了也很高興,可是好像朝廷大臣們都很反對,我就很擔心,擔心您這樣一意孤心會不會失了人心。我捉摸著從小便是鄉下孩子長大,也沒這個本事當公主。您給我國姨當當就已經很知足了哪裏還期望別的。我現在的想法很簡單,隻要吃飽穿暖就行,至於當什麼都無所謂。”
說這些的時候,國姨滿含著激動的熱淚,臉上也是洋溢著幸福的微笑,感概萬千“哎,您是沒經曆過乞討被人打的日子就不知道我現在的心情。真的,真的已經知足了,因為之前被人追趕整日整夜的擔心受怕,如今忽然日子好過了,就覺得很幸福了。我不想因為我害得你失去了人心,所以希望陛下好好考慮大臣們的建議。您若再三反駁了他們的意思,今後誰還敢諫言。”
國姨一番情真意切的話果真是打動了宴滋,她本來還搖擺不定,既然這麼多人連國姨自己都不想當公主,那正好退回旨意,皆大歡喜。
宴滋也是激動滿滿,不知道該說什麼,似乎從來沒有人這樣為自己考慮過,內心處被深深的打動了“姨娘,您可真是個好人,這麼多年過去了。不少人都已經變了,但你還是那個小時候的你,還是那樣不著邊際但心地善良。”
國姨也是同樣的微笑回應“我也沒什麼用,但不想成為罪人。隻要平平淡淡的活著就知足了。小時候爹娘生下我沒多久就死了,幾個姐姐姐夫因為家中還有老小都覺得我是累贅,所以我就暗暗發誓不能成為別人的累贅不能讓別人嫌棄。”
宴滋不知道該說什麼,的確她小時候的生活就是如此,外公外婆都是老來得女,早就失去了撫養她的能力。母親那個時候在宴家也是舉步維艱隻能偶爾的照料一下姨娘。但最後還是早早的嫁了人,自此宴滋就沒見過姨娘了。
想想這一別過了好久才見麵,真是感概是時光匆匆,他們都已經長大了,再也不能像小時候那樣任性的玩耍了。
“好了好了,我不打擾你了。我約好了跟街頭賣鞋的王大嬸逛街。您呀慢慢吃糕點吧,以後還想吃就告訴我,我再給您做。”
國姨撫摸著宴滋的頭,像母親關懷孩子一般的關懷著。
宴滋很貪戀這樣的味道,隻可惜母親已經不在,姨娘是代替不了母親的“去吧。”
國姨應了應,又學著戲曲裏的樣子走下床榻作揖之後才退下。宴滋看的哭笑不得,同時也充滿了濃濃的親情味,也隻有國姨身上還保留著質樸的親情味,其他的宴薛家的親人早就沒了這種感情了吧。
哎,低頭輕歎,然後緩緩站起身拿走了聖旨,將金燦燦的黃綢毀於燭火之下,轉瞬即逝的文字悄悄的告別所有的爭鬥。仿佛一切蠢蠢欲動的惡勢力就會在灰燼之下消磨殆盡。但這一幕又同樣的落入出門不久的國姨的眼簾,她沒想到自己隻是以退為進但宴滋真的就順階而下放棄了賜封長公主的事宜,看樣子還得從別的地方入手。
盛臨聖!對,就是他,國姨忽然想盛臨聖與宴滋這幾日在鬧冷戰,若是能挑起他們的混亂說不定自己就能趁虛而入了,反正盛臨聖這顆棋子她是遲早要動的。
隻是很好奇盛臨聖現在會在幹什麼?師焰裳勸他阻止宴滋,他並沒有正麵回應,那麼究竟內心裏是如何想的?國姨很好奇卻又不知道。
她當然不知道,此時的盛臨聖也不知道該不該去阻止,總覺得在宴滋麵前他都沒有存在的必要,又何必浪費口舌去說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