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事出有因(2 / 2)

盛臨聖怒,臉冒青筋,目露凶色,那感覺好像是看著殺父仇人一樣,可是花不語也沒做錯什麼,他為什麼要這樣看著自己。

花不語覺著委屈,自己在為他鳴不平,他居然幫著晏滋對付自己,還是這樣凶很可怕的眼神,這是為什麼,為什麼!花不語大怒,一把推開盛臨聖往自己房裏走去。

盛臨聖一臉無奈,呆坐在椅子上不想走動,花不語一定不知道盛臨聖這麼做也是為她好。這姑娘嘴巴太不饒人了容易出事,何況一點規矩都沒有,也虧得是在自己府邸,這要是出去很容易遭了小人,偏偏她還不知好。算了算了,如此也好把自己關在房間裏總比出去惹禍的好。

盛臨聖不去想,反而在想晏滋會如何處置自己,還有晏薛兩家接下來還要幹什麼?其實這樣罰他也挺好,起碼不用再卷入晏薛兩家的是非當中,皇叔一看自己沒了調兵遣將的能力就不會再逼迫自己做什麼,倒是晏滋,晏滋會如何應對這兩家人的吵鬧,她會如何處理,還有她會不會還像以前那樣對自己。

這些盛臨聖都不知道,他隻是隱隱的猜測晏滋對自己還有些兄妹情分的,否則也不會隻是叫自己麵壁思過這麼簡單。但又知道兩人之間可能再也回不到從前了,因為存了好多隔閡,至少瀚兒一事就足夠煩惱的,但願夏維能盡快找到殺瀚兒的凶手。

“可惡,究竟是誰殺害了瀚兒,那人為何要這樣陷害朕!”同樣在想此事的還有晏滋,她當然很想把凶手找到,這樣才能化解與盛臨聖之間的隔閡。

這件事說到底自己都不在參與其中,根本不知道前因後果,但小孩子是不會騙人的,想來有人冒充她刺殺那孩子的。現在瀚兒已經移到別處靜養了,就連晏滋也不知道在哪裏,恐怕隻有盛臨聖一人知道,他不說她也不去問。

“陛下”

想的入神,都沒察覺到身邊有人過來,直到有人輕輕喚了自己才反應過來身邊來人了,轉頭一看是師焰裳,晏滋忽然上去攙扶。

“快請起吧。”這個時候見到師焰裳就好像茫茫大海見到一葉扁舟一樣,怎不叫人激動。晏滋連忙跟師焰裳講述了這些天發生的一切,這些話憋在心裏太久了太想找個人傾訴了。

師焰裳就這樣靜靜的聽著,聽完之後微微一笑,也不太清楚該如何解決,畢竟她沒有親身經曆,何況此次來她也是另有事情相求,所以對於晏滋的訴苦她隻是聽了個大概。

“陛下,所有的誤會矛盾都是因為不解釋或解釋不清引起的,隻要將話說開,讓盛將軍明白就好了。我相信你們二人的關係是不會輕而易舉的被外界的流言蜚語打破的。將軍是個懂分寸的人他不會這樣不相信您的,否則這個時候他早該大吵大鬧才對。您看您讓他麵壁思過也沒有任何的抱怨。”

這麼一說好像有點道理,罷了罷了,這件事哪裏是一時半會能解決清楚的。殺害瀚兒並且完好的把罪名嫁禍給自己的隻有芳兒。隻有芳兒才有機會得到自己的手絹,而上麵的血很可能是芳兒的。當日是她刺傷了芳兒然後丟給手絹給她。隻有她才可能殺害瀚兒之後將手絹扔在那裏嫁禍給自己。

偏偏芳兒自那次差點被自己擒獲之後就消失的無影無蹤了,好像天涯海角就沒這個人一樣,隻有找到她才能理清一切,偏偏關鍵人物無影無蹤。

哎,晏滋覺得煩惱不已,卻又不知道如何解決,隻能擰眉獨自憂愁。

“陛下,臣聽聞將軍麵壁思過全因軍營中有晏薛兩家人在內,所以陛下遷怒於他?可陛下有沒有想過,將軍他披荊斬棘立下不少汗馬功勞,陛下如此做是否有失偏頗難免遭人話柄?何況晏薛兩家也是大有人才的。這些年輕人其實很想為國盡忠,他們在軍營這些年頭沒做過壞事。一直安分守己,陛下又是求賢若渴正值國家用人之際,陛下不該給他們一次機會嗎?”

師焰裳先是說了一通盛臨聖的好話然後又是說了一通關於那些年輕人的好話,聽得晏滋還以為她是來為盛臨聖求情的,直到聽到後麵一大半之後才明白過來。她是為那些人求情的,隻是不明白師焰裳是怎麼知道的。自己可沒跟外界說盛臨聖因為讓晏薛兩家的年輕人入伍才罰他麵壁思過的,她是怎麼知道的?恐怕除了昨日來報的薛家人會猜到一二之外就沒人會知道自己忽然這麼做的原因是什麼。她既然知道,很顯然她是受了薛家人的指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