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建國大日(1 / 2)

時間過得飛快,一轉眼,登基已經有些年頭。想想當初的這個時候還在朝恒國和親受氣,還在盤算著如何回國,如今卻是已經萬萬人之上了,想起來也是感觸頗多。

晏滋倚靠著欄杆忽然感慨萬千,許是入秋了吧,所以難免勾起人的悲愴之情,不過也隻是感慨一下,畢竟人是要往前看的。晏滋不覺得曾經的傷痛就是一種難以磨滅的恥辱,反而可以促進人不斷向前,有時候比那些激勵人的話更有動力。

“陛下”

想的太入迷了,隨行的宦官有些擔心耽誤了早朝時間於是輕輕喚了喚晏滋,提醒一下。

可惜晏滋還沉浸在感慨當中不明其意,睜著迷茫的眼睛反看向宦官“何事?”

宦官嘴角一抽,看來陛下是當真忘了早朝一事“陛下,早朝快要開始了。”

晏滋這才想起來要上朝了,正好有事要與他們商量,便過去了。

“眾位愛卿,再過些時日就是建國紀念日,朕覺著時候來的非常合適。眼下正好快到中秋,適逢建國。朕尋思著兩個節日放一起半個慶典如何?”

此話一出,眾位愛卿議論開來,辦慶典當然是好事,到時候不僅可以不用上朝還可以在皇宮裏大吃大喝不用管別的,多好的一件事情啊。

隻是,他們也知道陛下若是早有打算也不會現在說出來與他們商量的,定是還有什麼沒做好準備的或者沒想好的,這才拿出來與他們議論。

什麼都好,但不要讓他們出節目什麼的,這個東西最頭疼了比上朝還要頭疼,畢竟一個個的已經害怕了當初的刺繡還有水墨畫活動。那家夥,好大的畫布,再加上眾人之間合作不愉快,整幅畫下來都是疙疙瘩瘩。

一想起這個不由得讓好多大臣偷瞄大殿上掛著的畫。遊人手裏拿著的風箏,那根線始終不在合適的位置雖然隻是小小的偏離,卻是讓態度嚴謹的讀書人看來非常不爽的。

他自己正好是讀書人卻是犯了讀書人不該有的大忌,這是一幅拙著,若是一個飽讀詩書的才子都是惜畫如命的,容不得半天差錯,他們卻在這幅畫上犯下最最低級的錯誤。更糟糕的是,這幅畫不僅隻是風箏線的問題,還有好多地方比如人的綸巾衣袖都沒處理好的。是不同人畫的,且作者與作者之間沒有協商好,下筆之後才開始憑空想象隨便亂畫所以畫出來特別丟臉。

一個個都是名聲在外的讀書人,幾個人合作所著的作品卻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了,隻能說是劣質品。偏偏晏滋還要掛在大殿上最顯眼的位置,這讓他們更加覺得沒臉了。

所以對於此次的建國大日活動,他們越來越害怕了,玩玩可以,千萬別讓他們出活動什麼的,丟人。

偏偏就是怕什麼來什麼,晏滋還真就這麼說了“各位愛卿,朕瞧著你們幾個平日裏也是有不少的厲害之處,索性借著這個機會亮出來給朕飽飽眼福吧。也不多,每人出一個節目即可,又或者你們可以幾個人合作。不錯不錯,這個主意甚好。”

晏滋越說越帶勁,好像那副美好的畫麵已經形成一樣“我看建國紀念日如此莊重草率了可不好。這樣吧,朕再放寬要求,可以與家人妻兒一同表演,又或者幾戶人家排一個節目,不論文臣武將都得參與其中。”

“啊”眾朝臣偷偷苦叫,多好的節日啊,愣是變成了受難日,最討厭別人家過節日他們卻要為了這個節日忙這忙那。

罷了罷了,陛下都已經發話了還能說什麼,眾朝臣隻能無奈的應了。晏滋也不再多說,既然事情已經命令下去乖乖等他們出節目就好,不用再多廢話。隻是這個活動少了白驥考怎麼能行,少了他整個氣氛都沒有了,他才是活動的主心骨,他出的節目一定與眾不同。

想到這裏,就期待滿滿,如果少了他,這個活動寧可不辦的,晏滋仔細一尋思,立刻命令宦官過去傳話“去告訴白大人,早朝可以不上,不過活動必須參加。這是聖旨,朕不管他有什麼理由,就是爬也要給朕爬到現場表演。若是爬不動,朕就找人把他抬來。”

宦官點頭,立刻跑去白府傳話。

隨著宦官一甩拂塵,今日早朝也就下了。晏滋心情大好,跑去禦花園玩耍,偏得這個時候盛臨聖居然神出鬼沒的從身後出現,那表情好像敗軍之將歸來一樣,一點鬥誌也沒有。

這可不像是平時的盛臨聖,一向所向披靡的他莫非也有被難住的時候?晏滋好奇的看著問道“怎麼了?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