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滋反問。
盛臨聖無言以對,她既然心裏已經認定了白驥考的方法,那麼任何人的勸說都是徒勞無功,隻能默默的祈禱不要出任何岔子才好。盛臨聖看了一眼桌上的早膳,沒有多逗留又出去了。晏滋也不想去追趕,隨他去吧,繼續端起勺子喝粥。
與此同時,遠在幽州的地方,災民們聽說要勞動才能得到吃食勃然大怒,他們覺著朝廷太不人道了。他們都餓成這個樣子了還不讓吃,必須要勞動了才能給吃的。萬一在勞動途中餓死了怎麼辦,這分明就是苦役,百姓們怒氣衝天,紛紛拿起家夥事要準備對付朝廷派來的官員。
見此情形,晏犁慌亂了,心中不停的咒罵白驥考,若不是他想出的這些損招,自己也不至於淪落到這種地步,這該如何是好,如何才能應付過去。
“各位莫慌,朝廷有朝廷的規矩,但請相信朝廷這麼做也是為你們好的,各位隻要按照朝廷的要求做事,一定不會少你們吃穿的。你們想想看,平日裏繡一個荷包再賣出去才幾分錢,如今朝廷卻給你們一兩,這麼好的活計上哪找去?”
人群中忽然自覺的分成兩隊,在中間的道路裏一位穿著官服的官員走來,有條不紊的講述著朝廷的要求然後盡量安撫民心讓他們乖乖聽從朝廷的安排。
眾人都很疑惑這位官員又是誰,為什麼能夠這麼肯定,莫非是朝中大官?晏犁也朝著聲源看去,發現是柳大人,他不是考試官嗎,這件事與他沒有任何關係怎麼也來了。但不論如何能夠在這個時候遇到同僚並且能夠為自己擺平了這些事是非常好的,就好像下了一陣及時雨或者撿到救命稻草一樣,晏犁滿腦想的就是趕緊衝過去讓柳大人想想法子。
“柳大人,太好了柳大人,你總算來了。快幫我想想法子吧,都快撐不下去了。”晏犁迫不及待的跑到柳大人身後,然後滿眼期待的等他出主意。
柳大人看了一眼不成器的晏犁很是無奈,早就猜到這草包是辦不成大事的,若不是他們以武力相逼,自己也不會弄成這樣。如今是他親自舉薦給陛下的更是責任重大,不能讓陛下知道他是個成不了大事的草包,如此就會怪罪到自己頭上,那麼自己徇私舞弊的事情很快就會敗露,無奈之下才千裏迢迢趕過來幫忙。
柳大人走到最前頭,站在椅子上對鄉親們喊話“各位放心,本官是朝廷的人,一言一行都代表著朝廷。這件事可是陛下親自決定的,還有聖旨為證,你們隻要努力的完成任務,定是不會少給銀兩的。女人們繡一個荷包就給一兩銀子,男人們修完一本書就給五兩銀子。朝廷希望培養你們的動手能力,將來遇到天災人禍的時候可以不靠著田地吃飯也能夠養活自己,朝廷也是用心良苦,望各位體恤朝廷的心。”
柳大人用心良苦的講了一堆話,但真正聽進去的也沒幾個人。大家始終都覺得一個人完成一本書或者秀一個荷包是件很痛苦的事情,忍著饑餓誰願意幹這事,何況等一本書修完也得個把天吧,這就意味著在這幾天裏還是要餓著肚子。明明看著麵前有的是飯菜卻不能吃,這種滋味誰受得了,所以大家都紋絲不動,等著看別人怎麼辦。
就在這個時候人群裏走出來一位自告奮勇的年輕人,模樣倒是挺精致的,就是髒兮兮的破破爛爛的,他要求第一個試一試,柳大人對此很是滿意,立刻將一本破舊的書給他,要求修改。
所有人都目不轉睛的看著這小夥子,就好像看熱鬧一樣,沒有人會想到這位少年會與柳大人有著什麼關係。
圍觀的難民越來越多,很多剛開始都是站在遠處又或者找了樹蔭坐下,不相信少年能堅持下去。但當時間一點點消失,少年卻依舊是賣力的做著,才不由得讓人們心生佩服,同時又有些憐憫,不知道朝廷會不會真的給錢,萬一不給他不是白做了嘛。
正當人們猶豫不決的時候,忽然一袋又香又白的大饅頭出現在世人眼中,惹得人口水直流,但不是給他們的,而是給少年的。
柳大人故意提高聲音解釋“這是你應得的東西。為朝廷幹活,總得是要給飯吃的,如今已經到了飯點,是該吃飯了。這就是你的午飯,到了晚上還會有晚飯,不夠這裏還有,隻要能勤勤懇懇的為朝廷辦事,定是少不了你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