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章 天災人禍(2 / 2)

晏滋回問“怎麼?聽白大人的意思是不想處理此事了?那就是抗旨不尊,您可知道抗旨不尊的後果?”晏滋威脅。

“臣……臣無話可說。”白驥考很想反駁,知道晏滋是不會殺了自己的,要想殺自己,早在當初犀利言語惹怒她的時候就該給個痛快,但是沒有,反而叫自己大白天的曬太陽。

所以很清楚,在這樣的劣勢下,如果自己再多嘴一句一定是生不如死,想想當時的情形就有些毛骨悚然,算了算了暫且不予計較,大不了十八年後又是一條好漢,白驥考想得很絕望,很無力的接下案子。

盛臨聖笑得得意,正想開口說陛下英明的時候,晏滋又將水災之事交給自己,這叫盛臨聖措手不及幾乎目瞪口呆。

“盛將軍,朕知道你是武將,懂的排兵布陣。書上有雲叫活學活用,武將並非隻是出兵打仗也可以為民請命。濟州的水災極其嚴重已經到了一發不可收拾的地步,需要大量人手幫忙,朕覺著您的手下都是些會武功的人,這樣即便遇到什麼突發情況也好方便處理。若是換做一些手無縛雞之力的官差幫忙,萬一掉入漩渦隻會成為累贅拖慢水災治理速度。所以必須要幾個武功底子好的高手做輔助。朕把這個重要的任務交給你了,定不負眾望才好。”晏滋說的語重心長義正言辭。

弄得盛臨聖推脫不掉,應也不是不應也不是。

不過這些話落在白驥考的耳朵裏舒服多了,還以為隻是想調開自己的,原來是想把他們兩個都調開。這個可以,反正兩個人都派去遠處心裏也平衡了些。

白驥考很滿意的笑著,在盛臨聖還沒來得及做出否定之時已經率先接旨謝恩。

“陛下英明,微臣相信有了盛將軍的幫忙,百姓的生活會越來越好的,水災也會得到有利的緩解。如此為國為民的大事,相信盛將軍這等愛國之臣一定義不容辭。”說完回以盛臨聖一個同樣得意的眼神嘲諷。

盛臨聖看的直吐血,如果可以的話真的好想揍他一頓,否則心中怒火實在沒地發泄。

晏滋也擔心盛臨聖會半路後悔,趕緊做出批示“好的,既然兩位愛卿如此深明大義明辨是非,當真是百姓之福國家之福。為了盡快處理此事不讓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間,還請兩位愛卿即日啟程越快越好,朕在這裏等待你們的好消息。”

晏滋覺得很滿意,心口的一塊大石總算落下。所有的血液又沸騰了,所有的空氣又暢通無阻了,所有的好心情都回來了。這是前所未有的快感,以前即便是登上皇位也沒有今日如此的快樂開心,甚至毫不掩飾的笑出聲來,那笑容甜美淡雅,笑聲好似黃鸝音。

整個人被純真的笑容包圍著就好像是七八歲的姑娘,那麼單純容易滿足,連帶著將整個氣氛都變得朝氣蓬勃了好像回到了春天,大臣們都感覺不到天氣的悶熱了。

這邊事情總算處理好,晏滋草草退朝,未免這兩個活寶又提出各種要求,索性下旨不許任何人打擾。於是乎,各種煩惱開始往白驥考和盛臨聖心頭壓。

他們都知道晏滋的舉動很明顯就是想調開他們,隻是如此一來朝廷當中就沒有他們的身影了,這怎麼行。反正兩人都是不同意的,隻是不去就是抗旨,抗旨不尊又該如何處置?

兩人各懷心事,白驥考知道晏滋是不會輕易地放過自己的,即便抗旨不尊不會處死自己也會想到各種折磨的。而盛臨聖這邊也在糾結這個問題,如果自己不去,那麼晏滋會用什麼手段處理此事,會當中殺了他還是重慶處理,如果是從輕處理又是如何處理。

兩人都在煩惱著,都不曾有啟程的念頭,隻是煩惱著如何借口可以退了這聖旨,還能得到最輕的處罰。

盛臨聖這邊是有十足的把握晏滋不會太過為難自己,畢竟是青梅竹馬,何況還有師娘撐腰,晏滋是不會與師娘對抗的,所以根本不擔心受到什麼大懲罰。

白驥考這邊反而憂心忡忡多了,因為自己經常與晏滋抬杠,弄的晏滋很想想出各種折磨手段折磨。如果盛臨聖真的去了而自己沒去,那麼她一定會重重責罰,相反的如果盛臨聖跟自己一樣都沒有去,那麼懲罰一定很輕。

所以當務之急就是想知道盛臨聖到底去不去治理水災,還有如果他去的話又該如何辦法把他留下來,然後一同承擔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