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導讀
作者:
新媒體時代人民軍隊形象塑造
軍隊形象體現著黨和國家的形象,體現著軍隊性質、宗旨,也是軍隊戰鬥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此,可以借助重大軍事活動、及時發布權威信息、主動邀請外媒記者進軍營等方式構建和傳播我軍良好國際形象;在國際社會彰顯我國在共同安全方麵與世界各國存在的共同利益,展示“中國模式”在安全事務方麵體現出的獨有優勢,凸顯我國軍事文化在處理國際安全事務中的獨有魅力;通過主動設置新聞議程,綜合運用各種媒體,積極推進人際溝通等方式實現我軍戰略傳播。此外,為了在對外宣傳我軍重大信息時提升傳播效益,要慎重選擇信息曝光時機,並有效控製信息傳播效果;善於利用新媒體獨有的傳播特點,在我軍形象外宣中發揮出立體、跨域傳播等作用。
國際變局中的媒體角色
進入2011年以來,世界大發展、大變革和大調整迎來新的形勢。在這種形勢下,輿論和媒體所扮演的角色變得越來越突出。媒體能否全麵客觀公正地呈現事態,直接關係到能否形成有助於準確看待和處理各種變局的輿論環境;輿論是否被誤導和是否保持理性,在相當程度上決定著變局是否被誤判以及有關應對的決策是否得當。這一切將影響各國能否正確處理爭端和競爭,能否加強磋商與合作,能否增進全球治理,最終將影響各國和世界的發展與安全。就中國媒體而言,應當在國際輿論中進一步提升話語權,更好地維護中國的發展與安全,而且需要從新的高度深入看待和積極發揮新媒體的角色和作用。
“微博問政”冷思考
微博便捷多樣的參與渠道,使得人們可以更容易實現信息的及時分享與交流。微博的傳播特性也使其成為網絡問政的“利器”。一方麵,政務微博構建了一個信息發布、輿論引導、政民互動的新平台,擴大了民眾的政治參與。但另一方麵,發展不均衡、形式大於內容等問題也逐漸浮現出來。
麵對微博問政的熱潮,作者建議:一是加強涉及民生、司法等職能部門的政務微博建設;二是政務微博的傳播內容應有所為有所不為;三是建立科學的輿情評判機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