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核實細節(1 / 2)

收到楨城送來的文書,景天沒有什麼感覺, 這個結果在他預料之內。

夕黛看上去不是省油的燈, 如果沒有做好萬全的準備, 一下就會被拆穿, 她便不敢帶著兒子前來冒認。

如今隻能聽命行事, 等待自己的人核實消息。

景天目前沒有自己的侍衛, 隻能動用手中人脈,讓下放到幽州的劉知州暗地查探。

這個查詢範圍比楨城的地方官廣得多。

楨城的官員隻需要找到蘇家,詢問附近的人家, 再查詢夕黛入籍舊檔,就能完成核實。

而劉知州要從南陽城開始,呈發散狀向四周搜尋,以求找到當年跟南陽王有關的人物。

所以時間上也相對增加, 消息比楨城的文書來得慢。

景天考慮到當年半夏是在幽州與廊州的交界處被撿到的, 除了讓幽州的知府下令尋找,也讓陳君然這個廊州的知府著手。

不止要從南陽城向四周找,還要從兩州交界處開始。

讓周邊的每個縣令, 查二十年前由奴籍轉入良籍的適齡女子, 先把攜帶半夏出逃的婢女找出來再說。

從語氣上來看, 將半夏從南陽王府攜帶出來的那個婢女, 地位不會在夕黛之下, 應該與夕黛同為內院貼身丫鬟才對。

說不定與夕黛還是熟識。

既然同是內院的大丫頭, 就能知道當年南陽王是不是真的與夕黛有一腿, 夕黛又是不是真的懷了四個月身孕逃出去的, 從而導致今天的局麵。

景天不太相信南陽王會把信物交給一個懷孕的通房,而不是交給自己和正妃的女兒。

若說那時候鳳靈均已經出生,南陽王還來不及與正妃生下兒子,為了留住血脈將信物交給夕黛還情有可原。

但是,就算夕黛說的是事實,那時候她不過四個月身孕,南陽王怎麼可能知道懷的是男是女?又怎麼可能放棄自己的嫡長女,而把信物交給一個沒有定數的丫頭?

這件事從頭到尾都不合情理。

然而此事還沒完,核實消息的折子沒來得及遞上去,晉安內開始流傳鳳陽郡主是冒認的。

謠言的源頭,不用想也知道是夕黛和鳳靈均。

整個謠言傳得有鼻子有眼,完整的版本是夕黛與人話家常時說漏嘴,說當年她作為王妃的貼身婢女,也是南陽王的通房,卻比王妃先一步懷孕。

大門大戶的主母都不會允許妾室偏房先生下長子,所以夕黛得知自己有身孕的消息,為保住自己的骨肉不敢聲張。

直到四個月時開始顯懷,她又要在王妃身邊伺候,再也瞞不下去,王妃發現後決然給她賜了墮胎藥。

悲痛欲絕的夕黛沒想到,還來不及將親手將自己未成形的孩兒送上黃泉路,南陽王府突逢變故,慘遭滅門之禍。

南陽王不得已才將信物交給懷了親生骨血的夕黛,讓她保住鳳家唯一的血脈。

所以當年南陽王與王妃並沒有誕下任何子嗣,她不知道所謂的鳳陽郡主是從何而來。

但是因為鳳陽郡主已經被加封為郡主,而且丈夫是五品翰林學士,她隻是一個小小商戶,胳膊擰不過大腿,不敢開口提及此事,怕遭到鳳陽郡主和李翰林的打壓滅口。

景天聽聞這件事簡直怒火中燒,這個夕黛當真是編的一手好故事!

將自己塑造成狗血言情故事的苦情女主角,人家南陽王的正室王妃反倒成了迫害她的惡人。

不僅如此,還把他和半夏拉下馬,用輿論做武器,護住自身,中傷他人。

他就覺得夕黛之前跟朝廷官員說的版本有明顯漏洞,原來夕黛還有後招。

如此一來,所有情節都對得上,還順便除掉了半夏,當真是完美。

這個謠言景天不打算告訴半夏,背著半夏勒令家裏所有人,無論是主子還是下人,不允許在半夏麵前提及一絲一毫。

半夏懷有身孕,情緒波動本來就比較大,這件事對半夏影響肯定不會小。

家人是半夏半輩子的執念,好不容易確定自己的身世,景天不會讓它出任何變故。

景天並不在意當年事實如何,他會把夕黛和鳳靈均這貪心不足的母子碎屍萬段,無論多少版本的故事,他最終會將故事定版。

舊事隨風遠去,說的人多了,就會變成事實。

世人隻需要知道,半夏是南陽王唯一的血脈,南陽王夫婦很愛半夏,出於無奈才將半夏送出王府,並非有意棄她。

李家所有人都沒見過景天這個神情,一向溫和的人發起怒來,讓人心驚膽戰。

可惜半夏並不是好糊弄的,沒出半天時間,半夏已經知道了這件事。

出乎意料,半夏情緒沒有什麼波動,甚至沒有表現得如景天那般憤怒,隻是淡淡的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