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生於1982年的夏天,有一個比她大4歲的姐姐,在媽媽6歲的時候,外公就不幸去世了,因為外公是因公死亡。當時媽媽的爺爺奶奶為了爭奪死亡賠償款,用媽媽和大姨威脅外婆,把外婆逼回了娘家,在他們利用媽媽和大姨領到賠償款後,媽媽和大姨就被她們的大姑賣給了甘肅的一個乞討團夥,多虧鎮裏的吳書記是外公的好朋友,得到消息就跟公安局的人一起去抓了大姑婆,審問出了媽媽和大姨被賣的地址,借了車子帶人連夜趕到甘肅才及時把媽媽和大姨解救回家,不然媽媽和大姨就會被壞人打斷手腳去幫他們乞討賺錢。媽媽說經過這些事情以後,她的心裏全是仇恨和憤怒,滿腦子想的就是找大姑婆報仇,那時候媽媽年紀小,什麼都不懂,又不知道到派出所報案,回到家後,媽媽拿了菜刀就上大姑婆家去殺人,回來時卻鼻青臉腫,滿身傷痕。外婆是在媽媽和大姨回到家的第二天才趕回來的,當時外婆既高興又傷心,一個勁的哭怪自己沒本事才害了兩個女兒。媽媽說外婆以前從沒跟人紅過臉吵過嘴,也沒跟誰要強好勝過,從那以後原本善良溫柔的外婆就變成了母老虎,誰要是惹到她,能罵上幾天幾夜,用外婆的話講,就算打不贏咬也要咬幾口,輸人也不輸陣。後來經過協商外公的死亡賠償費由媽媽的爺爺奶奶領取,外婆隻拿媽媽和大姨的生活撫養費,盡管這樣,兩家也經常矛盾不斷,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打。媽媽說她的一身武藝就是那時開始慢慢練成的,之所以那麼小小年紀就自覺吃苦受罪堅持練武,是希望自己能盡快變得強大起來,好有能力保護自己的家人,媽媽還說她對我沒有什麼要求,將來不管我幹什麼,隻要我能開開心心,平安健康的長大就好,但也一定堅持讓我練武,就是希望我自己能保護自己,一是防壞人,二是以後長大結婚了也不會隻有挨打的份。或許是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大姨和媽媽從來不吵架打架,有好吃的也都是讓來讓去,家裏的活都是搶著幹,家中雖談不上富裕,日子也還算好過。但自古寡婦門前是非多,更何況一家三口都是女的,那個年代不隻重男輕女的思想嚴重,東家長西家短嚼舌根挑是非的本事更厲害,畢竟那時很多人都沒上過學,不懂道理,自然也不會講道理,有可能就因為自己家小孩不懂事,鄰居家的小孩懂事聽話,就將人恨上了,隨時都想給人找點晦氣讓人不痛快。最常見最多的就是無中生有講一些閑話,再就是無事生非罵上一架,在那些人眼裏外婆的硬傷就是沒有兒子,死了老公,所以每一次吵架必不可少肯定會罵沒有兒子,克死老公,是絕戶,死了沒有人扛靈牌之類的。媽媽說現在想想覺得好玩好笑,當時卻是很傷人心的。每次吵架外婆都自己罵,卻從來不讓媽媽和大姨幫著罵,平時也不準媽媽和大姨說髒話罵人。所以吵架的時候大姨就負責給外婆端飯端水,打架的時候就輪到媽媽出場了,媽媽自己用小鬆柏樹做了4根金箍棒(媽媽看西遊記取的名字),用竹片做了兩把濟公扇,每一片竹片尖上都削成箭頭狀,削得又尖又鋒利,還有很多針鑲在竹子和木頭裏的暗器,金箍棒是正式打架時才會拿出來的,濟公扇和針是媽媽隨時都帶在身上防身的,當我第一次看到這些武器的時候,真的不知道那時媽媽那麼小,是怎麼做出來的,是媽媽太聰明?還是那時生活太艱辛?一開始別人都會選在媽媽上學的時候打外婆,媽媽放學回家知道了,就會打上門去,不隻打人還會把那家的東西全部砸掉,慢慢的不知是媽媽的惡名遠播,還是人都變好了,沒有人再來吵架,打架,反而陸續給外婆說媒。一開始,外婆把前來說媒的人都罵出去了,媽媽說外公死的時候外婆才30出頭,長得又漂亮,人又溫柔善良,說媒的就沒斷過,但外婆一直不答應,為這事外婆和娘家基本斷了來往,人都是踩地捧高的,外婆娘家的人覺得外婆如果不再改嫁,家裏沒有頂梁柱,又隻生了兩個賠錢貨,他們覺得外婆這一輩子沒什麼指望翻身了,以前外公活著的時候沒少貼補他們,現在外公一死,外婆帶著兩個孩子少不了求他們幫助的時候,所以就在外公剛死不久,他們就以給外婆說媒被拒為由,當場翻臉從此斷絕了關係,老死不相往來,隻有媽媽的外婆經常來看她們,所以在太婆死了之後,媽媽也如當年一樣不再跟外婆的其他兄弟姐妹來往。媽媽說從來沒想過與他們來往,你太婆一直都很疼愛我們,我不想讓她老人家難過,以前的一切都隻不過是看在你太婆的份上,你太婆一走,我也沒有任何牽掛了,對於那些我從小就看不起的小人們,又有哪點資格配做我家的親戚。對於媽媽說的這些話,我現在還不能全部聽懂是什麼意思,但我知道媽媽說的話自然有媽媽的道理。因為媽媽有很多的朋友,媽媽對她們每個人都很好,她們對媽媽也很好,我的小朋友們也都很喜歡媽媽,媽媽對我說:“不要跟害過自己的人做朋友,自己不喜歡的人就不要理他,但不要說別人的壞話,別人的好壞跟我們沒有關係的。”外婆除了安排一家人的生計之外,把全部的希望都放在媽媽考大學上了,大姨上學一般,成績不是很好,媽媽的成績一直在全縣前5名,所以家裏的家務活都是大姨幹,媽媽就一門心思上學,為了早點考大學參加工作,媽媽上學一直是跳級的,學費也是學校和縣裏的獎學金,不但不用交一分錢學費,每學期還有錢拿回家,鎮裏最常聽到的廣播就是:“請x年級x班楊秋萍的家長x月x日到xx地方開會等等。"“x年級x班楊秋萍得了全縣第x名”等等。這也是外婆覺得最驕傲的時候,媽媽從一年級直接跳到三年級,三年級跳到五年級,初一上了上初三,然後考入縣一中,高一上了上高三,18歲就大學畢業,媽媽說:“除了一年級外,每個學期都得獎的”。外婆特意用一個木箱子把媽媽的獎狀和獎品都放起來的,經常一樣一樣的拿出來看。媽媽本來是想讀軍校的,由於身高不夠,就讀了醫學院,媽媽大學畢業後就當了一名醫生。媽媽在讀大學的時候就開始研究人體衰老和大腦、小腦萎縮衰老的原因了,怪不得媽媽都32歲看起來還跟十五、六歲的姐姐們一樣呢,爸爸三十六歲看上去像20歲左右的哥哥,大姨也像二十歲左右的大姐姐,外婆除了頭發白了很多外,看上去也就三十多歲的樣子,比我嬸嬸還要年輕呢。媽媽每年快過年的時候都會親手給外婆染頭發,一頭黑發的外婆看上去更年輕更精神,我問媽媽為什麼不把外婆的頭發一直染黑呢?媽媽告訴我:再好的染發劑都有刺激的,長期用會致癌的。朋友們不要經常燙發、染發哦。我除了喜歡跟媽媽學東西,我最喜歡的就是跟媽媽出去玩了,經常會聽到別人叫媽媽小姑娘,然後媽媽就尷尬的對對方笑笑,有時也會遇上叔叔要媽媽的電話號碼,或者主動給媽媽電話號碼的,還記得有一次媽媽對一位叔叔說:“不好意思,我沒有手機”的時候,那位叔叔馬上就遞給媽媽一個手機說:“這個手機送給你,以後常聯係。”媽媽說:“先生,謝謝您的好意,不過我的女兒如果回家告訴我老公我收了您的禮物,可能我老公會誤會的。”那位叔叔的臉一下子就通紅通紅的,連連說:“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我打趣的說:“叔叔,您真要送就送給我吧,我保證沒有人會誤會的哦。”媽媽拍了我的頭一下說:“小豬頭快走吧!”很多時候,我的感覺跟外婆一樣,我為自己有這樣一個年輕美麗,善良能幹的媽媽而感到驕傲,她給了我一個健康的身體和一個溫暖幸福的家。自從呆在媽媽身邊以後,我覺得自己什麼東西都不缺,想要的東西有。還沒想到的東西也有。媽媽總是為我準備好了所有的東西。每當我的同學和朋友因為她們的爸爸媽媽強迫她們上興趣班,補習班而苦惱的時候,我的媽媽總是詢問我喜歡做什麼,想做什麼,讓我自己選擇,媽媽說:“如果你想學什麼可以自己先報名,然後叫媽媽付錢就好,也可以告訴媽媽你喜歡什麼、想學什麼、想要什麼。”就像這次我知道我的同學張雪寫小說得了700元錢後,跟媽媽說:“媽媽,我也要學寫小說,我也要當作者。”媽媽高興的說:“好的,小寶貝,你多跟張雪學習學習,期望不要太高,不一定能得到稿費,玩得開心就好,但隻要你能一直堅持,不斷學習,你一定會成為一名受大家歡迎的作者的。”有了媽媽的支持和鼓勵,在2013年的暑假到寒假裏,我每天堅持用本子至少寫六千個字,寫好自己先檢查兩遍,再給媽媽看一遍,到現在媽媽的故事已經超過一百八十二萬個字了,媽媽說我是個新人,欠缺很多東西,起點的資深作者比比皆是,叫我做好心理準備,作品能否通過審核很難說的。如果不能通過審核,請編輯的哥哥姐姐,叔叔阿姨指出我的不足之處,我會改正,謝謝!期待跟大家一起分享媽媽的故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