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都說,燕辰國之所以能從一個民間幫會成為一個稱霸一方的大國,是因為國中文有樊諸葛,武有扈江離。
那年,扈江離帶領二十萬騎兵與楚奕國增援的十萬將士征伐南邊的南晉國,他們是少數民族的遊牧民,最擅長單打獨鬥,可扈江離就挑他們最不擅長的水戰,突然襲擊,打他們一個錯手不及,不過兩月便拿下他們好幾座城池。
最後扈江離和外援的楚奕國左右夾擊,裏應外合,不眠不休打了三天三夜,終於一舉攻下南晉國的國都。扈江離與南晉王打了三個回合,到底還是扈江離年輕氣盛,囂張跋扈,一刀砍下了南晉王的項上人頭。
但還是有南晉餘孤事先離開了南晉國,不知去向。
戰事快馬加鞭傳到了燕辰國,燕辰王大喜,封了他大片土地和一千黃金。但燕辰王還是覺得這些東西配不上他,便又召集全國最會打造兵器的鑄劍師傅三天三夜為扈江離打造了舉世無雙的流堰刀。
流堰刀鋒利無比,刀光劃過便是人命。
那一年,扈江離的名字像是一個神話,一時間成為舉國上下長掛在嘴邊的談資。甚至有人不遠千裏來燕辰國尋他,隻為一睹他的芳容。
見者驚呼:莫不是天神下凡?世間豈有這般模樣的男子?
他姓扈名江離,字懷瑾。文武雙全,才高八鬥。他的身上多了幾分江湖俠客的豪氣,少了官場勾心鬥角的腐朽,一看就是器宇不凡,風度翩翩。輪廓分明的臉龐,清澈深邃的眼眸有著少年的意氣風發,氣質如鬆似竹,如美玉瑩光,眼神裏帶著想要一展宏圖的抱負和愛國情懷。
這樣的男子如何叫人不愛?哪個美人不愛英雄?但一切都有世俗的束縛,它斬斷了多少情愛糾纏。那個時候的扈江離隻想為國為民,不談兒女長情。
也許是常年征戰有些匱乏,想了想百姓為此流離失所,背井離鄉,不覺得想為那些百姓祈福,於是便騎馬帶著兩個家仆去了燕辰國和周史國的白象山交界處。
“爺,百姓常道這白象寺的佛最靈了。”其中一個名叫馬安的隨從作揖說到。
扈江離牽著韁繩,抬頭望向白象山,陽光照在寺廟的金頂上,留下一道道刺眼的金光。突然山中傳來敲鍾聲,叮叮咚咚震懾山穀,驚得林中的鳥兒四處飛。
“走。”扈江離兩腳輕抬,手握韁繩,身姿挺拔的走在前頭。
直到走到不能騎馬的路段才停下來,這是一條通往白象寺的唯一一條長台階,一共一萬九千九百九十八段,這是在考驗香客是否虔誠,可台階漫漫長路,看不到白象寺的廟宇,這恐怕要些時辰了。
扈江離把韁繩扔給那個叫馬安的隨從,便一手瀟灑的甩開長襟沉重的邁開一步,率先上了台階。
馬安迅速把馬拴在樹幹上,小跑追上了他們。
一天明便從國都出發,現在都已經晌午了還沒到白象寺。
另一個叫馬巍的隨從有點支撐不住了,便提議道:“爺,這都晌午了,怕是還有段路,要不我們先歇會,填填肚子再上路吧。”
扈江離抬頭看了看太陽的強烈光照,難免覺得有點刺眼,點了點頭算是同意了他的那個請求。
馬巍舒了一口氣,便從肩上拿下包袱,打開先是把一包大餅呈給了扈江離,然後再分給馬安,等到扈江離吃上第一口才吃。
吃飽喝足後,一行人又趕著路。
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看見了散發著莊嚴氣息的白象寺,寫著“白象寺”的牌匾高高的掛在正中央,兩邊是高大威猛又不是仁慈的石獅子。
廟門是敞開的,小沙彌正拿著大大的掃帚不厭其煩的掃著直落在地上的樹葉。
這個畫麵扈江離不覺得有點好笑,笑出了聲。
笑聲驚動了掃地的小沙彌,他回頭望了一眼他們,便小跑跑向他們身邊,虔誠的雙手交並,向他們鞠了一躬,輕聲問到:“阿彌陀佛,將軍留步,牟塵禪師已久等將軍多時了,請將軍隨我一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