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來道賀的人絡繹不絕,門庭若市。
這屆武林盟主無人知其來曆,縱使風華不在,但因其威勢與無人能及的武功仍然四方敬仰,所以樊城如今是異常熱鬧。無數江湖人士,達官貴人紛紛前來祝賀,隻為能一睹盟主風姿。
四十二年前的那場武林盛世,不少老者仍然記憶猶新,而後輩們也無數次在前輩的口中感受當年的驚心動魄。血染長天,雪落紛紛,江湖幸事,變成無數江湖人的噩夢。大雪覆十裏,血染樊城,隻為不可控製的,虛無縹緲的野心。
是誰的江山變色?又是誰的江湖起風雲?逐鹿天下,舍我其誰?
北方魔教自百年前教主和江南姑蘇家的小姐私奔,遁世隱居後,可能因為受不了打擊便一蹶不振,陷入沉寂。據江湖傳聞此代魔教教主被魔教喻為百年不出世的奇才,但到底是英雄難過美人關,可惜此奇才依然敵不過紅顏魅力,大好年華便葬身無數人的英雄塚,哀呼!
不過沉寂了數十年的魔教四十幾年前突然崛起,瘋狂強殺,三天平北疆,五天破八派,所到之處無人能與之匹敵,收複中原武林半壁江山。
江湖,是誰的江湖?
生死,是誰的生死?
這世上永遠不缺落井下石之人,也永遠不少冷眼旁觀之徒。
禍事,之所以是禍事,是因為從來都是禍害別人,無關自己。
四十二年前,五月初六,天下召開武林大會,推選武林盟主。以武論英雄,技壓群雄者當為武林盟主,受萬人稱頌。
此間,一玄衣少年郎,年不過二十,僅憑一把折扇便力挫群雄。無人知其名字,師承何派,隻記得花飛滿天中,少年走上盟主寶座,風姿無人能及。
有人要問這樣一個不知從哪冒出來的小子,年紀輕輕便登盟主寶座,人們能服嗎?事實上,大部分人是不服氣的,你一個不知名的毛頭小子,無功無德,僅憑武功便想讓我們臣服,怎麼可能。但奈何話擺在那了,武林人士便有諸多不滿也是無處撒氣,誰讓他們愛惜名聲不是?但別以為中原武林便可就此忍氣吞聲,我們不能明著來,那我們暗地裏搞小動作你總管不著吧?
仿佛是上天聽到了他們內心虔誠呼喚,就在那一夜遭逢突變,魔教趁大家放鬆警惕之際,大舉進攻。
開始不少武林人士,大俠暗自得意:一,機會終於來了,看你個未出世的小孩怎麼應付如今的局麵,若是稍有損傷,大俠們便有了借口,可以名正言順的把他拉下馬。二,大俠們其實從未把魔教放在心中,看在眼裏,憑你一個區區魔教便想和整個中原武林對抗,果真是螳臂當車,自不量力,不少人心裏樂開了花。不得不說,能成一代大俠,一門首領的人果真不是白菜蘿卜,真真打的一手好算盤,一箭雙雕,一石二鳥,一舉兩得啊!
奈何天不從人願,上帝為你開了一扇窗,那必定是為你關了一扇門不是?所以說大俠們都是太自負,太目中無人,怎麼能就小瞧了魔教哪,人家也是有備而來,萬無一失的,怎麼就不看清楚再得意呢?所以樂極生悲說得就是這群人。
由於魔教準備充分,武林人士大意輕敵,中原武林遭受致命打擊。無數精英人士死於非命,江湖棟梁就這樣像黃河之水一去不複返了。
就在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時刻,玄衣少年挺身而出,以卓越的才能,強硬的手腕,強大的心理素質,有條不紊的處理一切,安撫傷員,調動人馬,安排防務,救眾人與水深火熱的危難之中,力抗魔教大軍,使他們铩羽而歸。
玄衣少年由此奠定了他在江湖中無人能比的地位,縱使還有部分人不服,但大勢所趨,亦無人能抗。而這少年便是如今的盟主,這盟主寶座一坐就是四十幾年。歲月如歌,時光難在,曾經的俊朗少年早已不在,隻剩今天萬人稱頌的武林盟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