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指望一次就找對答案。
經常有年輕的朋友給我微博私信谘詢。
前陣子有個女生私信我,訴說了煩惱:明年畢業,但不喜歡本行業外貿,想從事美容業學習美容技能和中醫養生。可是呢,又擔心選擇自己喜歡的會麵臨生存問題,想追尋自己喜歡的但又怕束縛。因為她看美容行業報道說,美容師很難找到結婚對象,因為工作時間和麵對的人大部分是女性。她說她害怕我在《畢業5年決定你的一生2》裏提到的“職場黑暗期”,怕熬不過去就又麵臨結婚,不想晚婚被剩。
我就問她:你說你喜歡美容和中醫養生。那你能否告訴我,從開始喜歡到現在,你為之做了哪些準備和付出?
她的回答是:買了一些容易入門的中醫書看,關注行業網站,一直在看裏麵的信息,去了一個中醫養生店裏看,以及自己平時試著測試護膚品好壞。
我思考了一會兒,回複她:一些所謂準備,較零散、不係統、持續短,還看不出真正考驗,遇到挫敗後能否堅持。工作如找朋友,有好感不一定就喜歡,喜歡不一定是真愛,而我們希望是真愛才締結良緣。從內心問自己,是否願為它付出更多,包括人力、物力、財力、精力。如確定、肯定、堅定它就是你所愛,5年之內不會變,請篤行之。
當時,我把這段話發到了微博和微信上,引發了很多人的共鳴。是啊,真愛不是光說說就可以的,還得做。患得患失是大忌。正如歌詞裏唱的:“沒那麼簡單,就能找到聊得來的伴。”別指望一次就找對、找到與你攜手一生的人。工作也是如此,不必指望一次就找對答案,允許人生試錯一回。
別人說的話你可以聽一聽,關鍵是要自己拚一拚。不去“行一行”,怎知“行不行”?
尤其是在畢業後的前5年內,正是人生最重要的成長階段,然而,有太多的年輕朋友不知不覺讓自己走進了“職場黑暗期”。特別是在對待第一份工作的態度上。
的確,也許這個世界不是我們想象中的那麼美好,也許這份工作沒有我們計劃中的那麼理想,正因為如此,我們的青春才不能為它們埋葬,我們的心情才不能為它們神傷!
生活中常常打擾我們,讓我們感到不安的,往往不是我們自己,而是別人突如其來的故事。別人的故事可以聽聽,但沒必要也成為故事翻版中的主角。盲目羨慕別人,就容易給自己造成混亂和迷茫,開始向生活妥協,使自己不再淡定。內心強大,就是按照你既定的路線走下去,從容地走下去,勇敢地走下去。
我在給職場朋友和大學生朋友講座時經常引用一個發生在非洲加納一所中學裏的故事。
一位老師走進教室,拿出一張畫有一個黑點的白紙,問學生:“同學們,現在你們眼前看到的是什麼?”學生們的眼睛首先盯住了黑點,齊聲回答:“一個黑點。”老師麵露遺憾地說:“不是這樣。孩子們,不是這樣。這首先是一張白紙!”
教室裏鴉雀無聲。隨後,老師又拿出一張黑紙,中間有一個不大的白點。他又問學生。
“同學們,現在你們又看到了什麼?”這次,學生們齊聲回答:“一個白點。”“太好了!”老師這回笑了,“生活中我們要學會發現亮點,學會看到光明!”
沉寂片刻,教室裏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老師別開生麵的這堂課,一直深深印在一個學生的心裏。他就是後來的聯合國秘書長科菲·安南。正是這堂課,教會了安南看到生活中的陽光,哪怕是眼前一片昏暗,也能看到希望的曙光。正是憑著這一點,安南贏得了人生的成功,而且給世界和平不斷帶來希望的陽光。
拋開錯覺,睜開慧眼,看到人世間的美好,熱情地擁抱自己的生活。不要看不到黑點後麵的大塊白板。不要因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就輕易放棄,跳槽、轉行。
楊絳先生曾說,社會可以比作“蛇阱”,但蛇阱之上,天空還有飛鳥;蛇阱之旁,池沼裏也有遊魚。確實如此,不論這個社會怎麼樣,不論環境怎麼樣,每個人其實都可以成為他想成為的那種人,都可以“消失於眾人之中,如水珠包孕於海水之內,如細小的野花隱藏在草叢裏……安閑舒適,得其所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