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光長明,虹日出雲,清風掃葉,鴻雁南飛。
朝政議事終是在一片喧囂中結束。
王重效當先意氣風發地走出,見了方恒,微微一笑,“方公子想必久等了,請跟我來。”
他邁開大方步子,便往議政殿後方繞去。
方恒緊隨其後,二人穿過廣闊平場,重重樓闕,終是來到一處偌大的宮殿。
這座宮殿與之前的宮殿大不相同,青磚墨瓦,黃牆粉刷,四四方方呈一座橫陳的書籍狀,五方柱子分相聳立,古樸森嚴,正中掛著一道燙金大字寫就的橫幅:禦書房。
這宮殿倒是把手不嚴,門口僅僅把手著兩名侍衛。
“這便是皇上的禦書房了,此間有藏書數萬卷,著實浩大莊嚴。”王重效指著宮殿道。
“原來這便是禦書房,說是房,卻跟宮闕差不多,果真是震撼。”方恒點頭誇讚道。
“隨我來。”王重效揚了揚令牌,便順利帶著方恒進去宮闕中。
踏入其中,方知換了天地,外麵看起來浩大雄偉,整個禦書房卻隻有一層高,天花板有不少鏤空洞口,供應陽光照射入內。熹微的陽光落入其中,照的整個闊大的宮殿一片明亮。
橫縱一觀掃,這其中密密麻麻擺著數百個書架,每個書架都有整理,分門別類,無數書籍擺放其上,層層疊疊,似無窮盡。
“這禦書房真是大。”方恒走在其中,因為整個宮殿碩大空曠,腳步聲回響不斷。
不待王重效解說,方恒便來到一處曆史相關的書架前,津津有味地品讀起來。
‘魏朝建國初年,曾因妖獸之災,民不聊生,得神仙下凡,誅殺妖孽無數,因而魏朝得以保存,延綿至今。其開國皇帝據說便是姓魏,仙人處理妖獸之患後,不日便帶走這名皇帝登仙,未曾留下子嗣。魏朝故然群雄並起,麵臨分崩離析,後有朱興武崛起阡陌之中,拯救黎民百姓於水火之中。幾年後,平息戰亂,順利登基為皇。其因為感召天人,便沿襲魏為國號,經曆千載,魏朝逐漸國富民強......’
“這本《曆代紀年》很不錯,解釋了魏朝的出處,整個曆史篇幅宏大而奇詭,令人愛不釋手。”方恒翻看著手中古舊鑲金邊的厚重書籍,嘖嘖稱歎道。
看到仙人處,更是有神往之色,恨不得立即修成大道,飛天遁地,成仙做祖。
“沒想到方公子年紀輕輕,卻喜好看曆史,倒是讓老夫有些詫異。”王重效見方恒一上來就選了一本曆史古籍,不由奇道。
要知道,一般在方恒這個年紀,多是喜好風雅之道,對古典之學往往棄之敝履。
“我也隻是愛好罷了,讓王大人見笑了。”方恒翻書極快,一目十行,這厚實多大數百頁的《曆代紀元》在他手中沒翻得幾分鍾,便被放回了原位,轉眼又取了一本《史時通策》。
原以為方恒喜好古籍王重效眉頭一皺,暗道果然是年輕人,粗看幾眼便換書,分明是沉不住氣。
他哪裏知道,方恒其實是過目不忘,所看過的書籍,全都牢牢記在腦海裏。
才一刻鍾工夫,便眼見方恒換了好幾本書,王重效張了張口,欲要說些什麼,到底是沒有說話,任由方恒繼續翻閱下去。
待過了半個時辰,方恒終是將這一片書架的書籍翻看完畢,饒是王重效也弄不清方恒究竟是在弄什麼名堂,不斷地翻書,不斷地更換書籍,這樣看書怎能明晰通透,甚至囫圇吞棗都算不上,簡直是在胡亂翻書。
待到方恒走向書架中間處時,他不由開口敲擊道:“方公子啊,我觀察你這半個時辰,都在不停找書,隨手一翻便過了,這樣看書可不行。”
此刻的王重效像個老師,淳淳教誨,認為方恒走了歪路子,想要把方恒拉回正路。
方恒這時停下了翻書動作,他這才想到,原來是自己翻書過快,讓這個王重效誤解了。
“大人,實不相瞞,這些書我都記在腦海裏了。”方恒也不隱瞞自己的本事。
“哦?都記住了?”王重效兀自不信,他眯了眯眼睛,忽然道:“那我出你一個考題如何?”
“大人請便,學生不吝賜教。”方恒拱手道。
“我就出《魏水典故》裏的,魏朝炎武十八年,出過什麼名人,有什麼大事?”
“魏朝炎武十八年,出過關放,盧興武兩位大將軍,二人平過一場叛亂!因在炎武十八年,其叛亂便名為炎武之亂。”方恒緩緩道來。
王重效聞言,不由心驚,暗道這小子莫不是真的把書都記在腦海裏了,翻書這麼快,怎麼可能記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