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60、女兒奴白海濱(1 / 2)

60、女兒奴白海濱

整整四天,秦川叫來的麥客子,在小夥伴們各家父母的帶領下,一起將家裏幾畝小麥割完。

如此,農活少了,小夥伴們不用再被逼著割麥,秦川能用的人手也多了起來,可以開始下一步計劃。

一共付出兩百多圓,昨晚秦川打發掉這些麥客子。

這四天,隻花出去兩百三十五圓,而這二十位麥客子,卻一共割完一百三十四畝小麥。這些麥客子都是成年男人,割起麥來速度比他這些還是孩子的小夥伴們快多了。若是緩過來,他估計,這等量的麥田,小夥伴們至少要五六天才能割完。

這樣一算,這幾天因為農忙時節涼皮銷售火爆,每日都在五千斤糧食附近,四天下來換得兩萬斤出頭,賣出去也得有兩千四百圓。

若是小夥伴們因為割麥請假,一個個缺席,涼皮沒法去賣,秦川說不得要損失很多。現在一看,付出隻有兩百三十五圓,而收獲卻是兩千四百圓,真是值得的不能再值得。

麥子割完,麥客子便沒了用武之地,當晚便收拾行李離開東亭村,又回到五道口等掌櫃的來雇傭。

豎日秦川進城的路上,便再沒有看到盤桓在五道口的麥客子,渭川的夏收大潮已到末尾,這些人眼見生意差了,便很敏銳地離開,不會多停留。他們將沿著這條渭水向西遷徙,一直走到秦城,再往北回平陽。

麥客子大多出自西涼省,為秦涼二省所特有,曆史久遠源遠流長。

西涼省比西秦省更荒涼,人不少地卻更少,沒有一馬平川的八百裏秦川,全部都是不堪種地的黃土高原,也隻是在渭河沿岸的河穀地帶才能種植,那裏的農民也比秦人辛苦多了。

“所以說,哪裏的農民都辛苦啊!”秦川感歎一句,說服老頭的心思更堅定,蹬著自行車繼續向前行。

這隻是小插曲,他先去天雍廣場,停在中國郵政儲蓄銀行門口的報亭前,翻看最近新到的書籍報刊。這事他已經做很久,隻要稍有空,早上必須過來。這麼多天,他和報亭的老頭已經熟悉,自行車停在一旁,人還沒到聲先到。

“大爺,新的《人民日報》來喃?”

葛大爺聽到聲音便知道是誰,見怪不怪,瞥一眼,便從窗口裏頭也不回地扔出一疊對開的二開報紙,給:“諾,給你。”

秦川拿起報紙便看,二開的《人民日報》有八個版麵,今日的消息也沒什麼出奇的。有一些是講國家政策,有一些講黨風建設,有一些講科技發展。也有不一樣的,比如兩個逝世悼唁,一個開國中將後勤工作者張令彬同誌在京逝世,一個是農工黨中央谘監委副主席何世琨同誌骨灰安葬儀式在洪城舉行。

“唉……”他歎一口氣,為兩位革命先驅緬懷,繼而繼續翻著報紙。

葛老頭喝一口茶水,瞥見他一直在報紙上翻著,悶聲說道:“你年紀輕輕的,翻人民日報作甚?這報紙都是幹部看的,你看了又莫用。現在的年輕人,不都是喜歡王蒙的《青春萬歲》,甚麽司湯達的《紅與黑》麽?”

秦川看到一則消息,頓時眼睛一亮,出言反駁道:“葛大爺,您這話我可不愛聽了,這《人民日報》幹部看得,群眾就看不得,您是嫌我覺悟低呢?”

他說完,又開玩笑:“大爺,您真行,還知道司湯達的《紅與黑》,莫不是你也看過?這可是禁書哩。”

聞言,葛老頭臉上掛不住,四下看一眼,斥道:“拿了報紙,趕緊滾,別在這礙眼,把額的報紙都翻爛哩。”秦川大拇指彈起一塊一毛錢的硬幣,啪一聲落在報紙上咕嚕咕嚕滾著,大笑:“額走哩,大爺您忙。”

葛大爺一把抓住硬幣,笑罵道:“快滾!”

拿了報紙,秦川蹬上自行車,三五下騎得飛快,往建設路的毛紡廠趕去。他穿梭在人群自行車流間,抄近路,穿越小巷子抵達建設路,再趁著路上人少的空檔,橫穿馬路抵達街道另一側,抵達毛紡廠。

經過大門口,他腳踩在地上“刺啦”刹車,一隻腳撐起,從口袋裏拿出一盒猴王,掏出一根遞過去:“李大爺,早上好!”

“呦!今兒個又來啦?趕快去吧,白隊長還在!”伸手不打笑臉人,看門的李大爺接過這支猴王,小心翼翼地放在解放綠胸前的兜裏,出言提醒。

“謝啦,大爺您忙。”打個招呼,他再一次騎車離開,向白叔家趕去。

三兩分鍾,秦川便抵達白叔家的住宅樓前,剛停下自行車,正欲上樓,抬起頭便看見白叔和他女兒一塊下來,似乎正要出去。這可不好,人走了誰拉東西,他笑嘻嘻問道:“白叔,大清早的要出去啊?你看啥時候拉糧食?要不這樣,你把車鑰匙給額,額幫你拉到目的地。”

白海濱聞言,立刻瞪眼。正打算出門,卻沒想不速之客到來,這一忙活又得一個早上,心裏別提多鬱悶。他翻個白眼,看見這小子嬉皮笑臉,便有些不爽。

“滾蛋,你會開車?”他罵一句,又對旁邊的女兒溫言笑著說道:“晶晶啊,我不能出去了,你自己去吧。”說完,又板著臉對秦川說道:“你等一下,我上去拿車鑰匙。”說罷,便噔噔噔上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