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卷煙技術該不該入圍科技獎?(1 / 1)

眼光

作者:簡岩

中國2012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項目於3月22日開始公示。國家煙草專賣局推薦的“中式卷煙特征理論體係構建及應用”,榜上有名。該項目之所以上榜是因為“中式卷煙係統調香”理論有創造性。

據說該研究成果,“提升了產品質量和市場適應性,近三年累計實現新增銷售收入1735.74億元,新增利稅1421.8043億元”。

卷煙技術研究入圍國家科技獎從一個匪夷所思的角度解釋了有人獲獎,有人發財,有人遭殃和喪命的現象,然而,三者之間的關係並非間接的,更不像股市中有人發財有人虧本跳樓那麼混沌和無序,而是有一種必然的關聯性。首先是,研究煙草產品的人和機構發了財,然後是憑借這樣的發財來獲取科技獎,而在前者發財和獲獎之時,又有無數的人被誘導吸煙而患心腦血管病、癌症等,並因此而喪失健康、喪失勞動力和喪命。

顯然,即便被誘導吸煙的人難以認識這種煙草科技成果的要害,但評獎者是因該知道其中之害的。說到底,“中式卷煙係統調香”隻不過是把僅次於毒品的煙草產品用糖衣包裹起來,讓煙民更容易接受和消費而已,這是在用他們的生命和健康為代價來創造更多的利潤。因此,這樣的科研不是該不該評獎的問題,而是該不該進行的問題。

科學研究與其他事情和行為一樣,是受倫理和價值觀製約的一種人類活動。科研無所謂對錯,但研究成果的應用卻有對錯、好壞、適宜和不適之分。這一點,在生物醫學和生命科學中至關重要。作為一種常識,印度前總理甘地曾說:有幾樣東西可以毀滅我們:一、沒有責任感的享樂;二、不勞而獲的財富;三、沒有是非觀念的知識;四、不道德的生意;五、沒有人性的科學;六、沒有犧牲的崇拜。

顯然,研究讓害人的煙草如何更能適應市場因而導致更多的人抽煙就屬於沒有是非觀念的知識和沒有人性的科學,本應遭到唾棄,更何談入圍科技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