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按照這個方案執行,最多也就兩年,全分區的民兵將會成為整個分區的總預備隊。這無疑對各個部隊首長來說,是一個相當不錯的結果。至少在內線作戰的時候,傷亡的補充速度要快的多。
此次作戰之中,曾經被李子元徹底整訓過的壺北縣民兵,相對出色的多的表現以及紀律性,倒是很讓一些部隊軍事主官佩服。除了初上戰場時候,有些慌亂之外。等到穩定下來,甚至不比一些獨立營要差到那裏去。
這次民兵參戰取得的戰果之中,大部分都是壺北民兵獲得的。想一想,要是這樣的民兵補充進入自己部隊,那麼自己給省去多少麻煩?至少戰鬥力的形成,可以加快一倍以上。想到這裏,原來對李子元不滿意的人,都最終表示了默認。
說服了下麵的幹部,李子元也就等於打開了實現自己想法的最後一道障礙。而列席會議的軍區政治部主任和參謀長,在李子元發表自己在這反麵的想法時候,也聽得異常仔細並做了詳細的記錄。
等到各部隊幹部散去之後,分區參謀長看著麵前的李子元,與政治部主任對視一眼之後,苦笑道:“將民兵也按照正規部隊編成建製,你老兄這是要打破內外線的作戰界線,將整個潞東分區的民兵,都列入你的預備隊行列。”
“你可知道,整個潞東地區符合你標準的民兵,至少能有三千多人。按照你的這個計劃,足夠編成一個簡編旅了。你小子有這麼多的武器,配置給他們嗎?要知道,這次繳獲的裝備,可是有很大一部分要上繳的。”
對於參謀長的疑問,李子元笑了笑道:“參謀長,內外線作戰現在本身就已經相當的模糊。說實在的,我們曆次反掃蕩作戰,內外線的區別在於主力外線出擊斷敵後路。地方武裝,內線作戰保護老鄉。”
“也就是說隨著我們穩步的向敵占區推進,外線也將會隨時變成內線。在這種情況之下,內外線作戰已經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了。我估計咱們太行軍區在有幾個月的發展,我們在跳出外線作戰,恐怕不是跳到太嶽就是跳到冀魯豫了。”
“咱們南線的幾個分區,不是已經與冀南和冀魯豫已經相連了嗎?甚至通過冀魯豫,都與山東的一一五師連上了。參謀長,我們的戰術曆來是敵退我進,現在日偽軍逐步在收縮,咱們要是還不能及時跟進,那就變成敵退我不進了。”
“形勢在變,你們這些當軍區首長的也該變變了。咱們之前縮編的那些部隊,是不是該重新擴編起來了?參謀長,您真的以為這些後補梯隊,隻是為了潞東軍分區準備的?大戰一起,新兵不是曆來那裏需要那裏調?”
“誰就能保證,你們這些當上級的,不從潞東軍分區調集地方武裝,編入主力部隊補充缺口?這是給咱們整個太行軍區部隊,準備的一支總預備隊。上級需要,雖說可以成建製的拉走。”
“還有,我已經做過一些調查。這些民兵手中自身就有一部分武器。雖說有部分過於老舊,還有一部分是缺乏子彈的老槍。像日本人的老村田,還有什麼十三太保一類的,連子彈都很難湊出來的老爺槍。”
“可其中晉造步槍,以及老漢陽造和老套筒一類的槍,還是占了絕大部分。另外還有一部分是正兒八經的三八式。缺口在加上因為過於破舊需要調整的,大約在三分之一左右。這其中原來民兵中的歲數過大的,因為不列入序列可以將武器調整出來。”
“我在從各部隊勻出來一批武器,調劑給各縣的武委會。不過這批武器並不直接下發,隻是用來做日常訓練所用。而是儲備在各縣。一旦需要民兵集結動員,這批武器再進行下發。最管家的是一旦需要這些民兵編入部隊,那麼接收兵員的部隊總不能連支槍都不給吧。”
“這樣算計下來,實際需要補充的武器,就是調劑給各縣的那批訓練用槍。這個缺口,我想潞東分區想想辦法,還是能夠可以滿足的。不過,參謀長,這次我就得和你化些緣了。這次繳獲的武器,日軍的你都帶走,偽軍的能不能給我留下三分之二?”
“那些辛巳式步機槍,咱們這邊沒有人使用。你就是帶回去,也缺少這種武器的配件。與其回去打壞了就沒有辦法修,還不如留給我們裝備民兵。實在不行,輕重機槍你都帶回去,步槍給我留下就行。”
對於李子元的話,參謀長笑了笑道:“這可是你說的啊,那這事我就做主了。日式裝備和重機槍我全部都帶回去,輕機槍給你留下一半。至於偽軍使用的步槍嗎,既然你這麼大方,我也就別拿的太狠了,都給你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