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七章 晉造衝鋒槍(2 / 2)

“當年中原大戰,晉綏軍的炮兵給中央軍帶來的威脅和殺傷,甚至超過了整個晉綏軍步兵。晉綏軍作戰是從來都不顧及彈藥消耗的,手腳大的子彈像是潑水一樣打。晉綏軍中的衝鋒槍比例,也是全國最好的。衝鋒槍配備到班,除了晉綏軍沒有別的部隊這麼幹過。”

“但這個算盤打的太過,在原材料上能省則省,造成了製造的質量不高。再加上子彈口徑又是獨一份,打光了子彈的話,閻老西不給補充就成了廢鐵。中原大戰晉綏軍潰敗,一路上遺棄、被中央軍繳械了幾千支晉造衝鋒槍,最後還是沒有人用。”

“再加上這支衝鋒槍和子彈,都製造了十多年。這槍鋼沒有生鏽,就已經很不錯了。打了幾發,子彈也沒有出太大問題,還勉強說得過去。我拆開的時候看了一下槍,應該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

董平的解釋,李子元隻是點頭笑了笑道:“你說的這個我知道,我們東渡黃河之後,那位山西王給了我們幾百支。槍是好槍,就是槍和子彈的工藝都太差了。可不管怎麼說人家自己生產的,戰時就不用到處求爺爺告奶奶的。”

“能拔膿的就是好膏藥,能打死鬼子的就是好槍。質量差一些就差一些,隻要能打死鬼子就行。不過這個特殊口徑,除了他們自己沒有人製造和生產的子彈,確實是一個頭疼的問題。有限的子彈要是打光,那位山西王不給補充,這槍就幾乎等於報廢了。”

“除了他自己的晉綏軍,恐怕其他的軍隊要是裝備這種槍,想要補充一些子彈還得看他的臉色。這款晉造武器要是能像川造的這款衝鋒槍,清一水的使用駁殼槍子彈,估計這就沒有這個麻煩了。”

“畢竟駁殼槍使用的七點六三毫米槍彈,在咱們國家使用量還是很大的。隻要在咱們中國的地盤上,走到哪裏都能弄到。雖說按照這個射速,也基本上消耗不起。可問題是畢竟來源廣泛,相對來說好弄的多。”

隻是李子元話雖說這麼說,可這支衝鋒槍重新組裝好後,他也失去了再一次測試的興趣。當年東渡黃河的時候晉綏軍給了一些,部隊一路上逆著潰軍向前又撿了不少。隻是可惜這些晉造衝鋒槍質量差,子彈打光了又沒有地方補充,最後隻能全部淘汰。

對於這支槍的優缺點,李子元不用董平說也很清楚。當年他當排長的時候,就背著一支晉造衝鋒槍。當連長的時候,這支槍才因為實在沒有地方補充子彈換掉了。那支槍對於李子元來說,可謂是五味雜陳。

那支他當年剛背上從一個晉綏軍潰軍手中,搞來的這種槍的時候,李子元還是很自豪的,甚至可以說有些嘚瑟。畢竟一般部隊的排長,都是和戰士一樣背著漢陽造。自己搞來這麼一支火力凶猛,不亞於輕機槍的槍,很是有些炫耀。

那架勢絕對相當於幾十年後,開著車的人看著騎著電動車的人。隻是沒有兩天,李子元就真的有些苦不堪言。這玩意太沉了,一支槍都趕上兩支漢陽造的重量了。近戰火力是和輕機槍差不多,可這重量也和輕機槍差不多。

關鍵是這槍背著比步槍重的多,近戰火力雖說凶猛。可是因為彈藥的問題,反倒是不敢輕易開槍。當時他手中就二百發子彈,打光了那支槍可就真沒有用的了。盡管他也想辦法到處收集這種晉造子彈,可問題是當年山西戰場上太亂。

參戰的部隊之中,承蒙那位被打的蒙頭轉向,看到什麼部隊都是救火隊的山西王。這家送點、那家送點,就連八路軍都混到了幾百支。山西又是山地戰為主,這玩意在近戰中還是很好用的。可問題是那位山西王送槍的時候,子彈可不多送。

要想這槍在隨槍送的子彈打光之後,這槍不報廢的話,除了從那位老摳手裏麵想辦法要之外,就隻能各顯其能的收集了。他能收集到的子彈,數量實在是有限。可要說這種晉造衝鋒槍一點好處沒有,那倒也不是。

李子元還當排長的時候,一次戰鬥中帶領全排掩護部隊撤退,卻被快速推進的鬼子給合圍。最終還是靠著他那支笨重的晉造衝鋒槍,與自己副排長手中的同款槍集中火力,與僅有的一挺輕機槍組成交叉火力,硬生生的從日軍包圍圈上撕開了一個口子。

帶領全排,安全的撤出來不說。還在撤退的路上,一路采取近距離設伏的戰術。利用這種衝鋒槍近戰火力密集的優勢,打掉了日軍先頭一個小隊,繳獲了兩挺歪把子和二十多支三八式步槍。當時要沒有這兩支衝鋒槍近戰時候充足的火力,那次就真的很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