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可以說,王均帶領的掩護小組整個穿插其間,要比一般的部隊疲憊幾倍。如果沒有那些被俘的偽軍臨時充當搬運工,扛著上百公斤的機槍不斷的爬山,壓也把機槍連的戰士給壓垮了。
在這些被俘偽軍幫忙的時候,王均這才明白為何在眼下部隊並不適合攜帶俘虜行動的情況之下,自己的那個團長為何堅持將這些俘虜帶上。原來就是為了讓這些俘虜,在必要的時候幫著背背扛扛啊。
其實王均哪知道,李子元之所以堅持帶著這些俘虜行動,甚至不惜在兵力緊張的時候,撥出來兩個排專門押送這些俘虜。他判斷的原因,隻是其中的一部分。更多的是擔心這些俘虜被釋放回去,會被兩支偽軍在第一時間補充戰損。
這些可都是完成訓練的士兵,並不是那些無法上戰場的新兵。現在與正規作戰部隊,除了沒有武器之外幾乎沒有任何的差別。隻要將他們放回去發給武器,這些家夥馬上就可以上戰場作戰。
而自己的部隊,哪怕是在戰場上徹底打殘,在眼下反掃蕩作戰任務極重的情況之下,也是沒有辦法補充的。這就意味著將這些偽軍俘虜放回去,雙方的實力對比是此消彼長的。將這幫家夥釋放回去,這不是給自己找不痛快嗎?
就算要遣散,也得等到這場反掃蕩作戰完結。否則,隻能增強敵人的實力。再說,這些人動員過來,就是極好的兵員。自己不能放著這群眼下除了思想上,那裏都合格的補充兵員不用,再去動員那些民兵參戰吧。
李子元算計的不僅很精確,這些俘虜行軍期間,李子元還將身邊幾乎所有的政工人員都派出去。用李子元的話來說,他們的任務就是要在最短時間之內,用洗腦的方式盡可能的轉變這些偽軍的觀念。
這也那些頑固不化、不容易轉換,或是因為家屬的原因不敢留下的軍官,還有老兵油子直接被他遣散的原因
相對於一路小心翼翼的王均,挨了一悶棍的日軍果然轉手就要報複。被擊落擊傷三架飛機之後,剩餘的幾架日軍飛機雖說不敢在像之前那樣毫無顧忌。但卻通過各種通訊聯絡手段,又調來了六架掛滿了炸彈的飛機。
好在王均早有準備,不斷的以火力驅逐這些日軍飛機。隻要他們不能低空掃射,或是不能進行精確轟炸,對於王均來說就已經足夠了。隻是李子元唯一計算失誤的地方,就是那些被遣散的軍官和老兵油子,在對日軍和偽軍炮兵作戰的時候,又一次被他給逮了回來。
這次這次軍官和老兵油子,在被李子元遣散的時候,卻是因為再一次成為自己長官的出氣筒,卻是死活都不肯走了。尤其是那個在首戰之中,與他對峙的那個偽軍官,態度最為堅決。既然回去也是一個死,我就暫時跟你們走到底了,反正你們八路不殺俘虜。
既然這些家夥死活不走,李子元倒也幹脆的將他們留了下來,讓他們協助王均搬運機槍和子彈。也正是有了這些家夥的幫忙,王均和他的機槍手才能跟上部隊運動的速度,為部隊提供火力支援。
就在李子元不惜代價,向著九鼎山區快速穿插的時候。那邊的日偽軍則在李子元這邊一出動,就依托空中偵察發現李子元的行蹤。在發現正向自己側翼方向迂回過來李子元增援部隊之後,正在九鼎山口發起猛攻的日偽軍,也立即的調整了部署。
除了留下日軍一個加強中隊,以及偽軍一個團繼續圍攻九鼎山口之外。其餘的日偽軍立即轉向,向著李子元增援方向迎頭攻了過來。隻不過因為日軍此時的機載無線電,相當不可靠以及地空之間直接聯係手段複雜的原因。
九鼎山口日偽軍得到的航空兵通報,隻是從一架日軍輕型轟炸機投下來的紙條。因為篇幅所限,他們知道的隻是一股規模不小的八路,正在向這裏快速增援。至於來的八路裝備,就是紙條上所沒有的了。
之前他們雖說接到頂頭上司,關於自己南線友軍與八路激戰之中損失不輕的報告。但這個損失究竟有多少,被繳獲了多少武器和彈藥,電報上卻是有些含糊其辭。所以這些日偽軍將來增援的八路,還是按照與八路作戰的常規情況來判斷。
盡管該部日偽軍快速南下,準備一鼓作氣吃掉來援的八路。但自持火力和兵力都占據優勢,並未太過於將這股八路放在心上。在他們的心中,更擔心的是這股八路見勢不妙,又來一個什麼跳出外線作戰。
所以,這股日偽軍不僅在第一時間將大部完成轉向,同時還采取了兩路迂回的戰術。試圖將來援的八路,一鼓作氣徹底的吃掉。尤其是那個偽師長,更是信誓旦旦的要一舉建功,以一雪教導團被殲滅的前恥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