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川的日偽軍這種做法,隻是其中一個普通現象而已。當然除了這個原因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平川是日軍從壺北向太行根據地掃蕩的很重要出發地,也是一個重要的物資補給點,這裏還儲備有一些日軍的作戰輜重。
當然,眼下隨著戰線越來越長,戰爭的消耗越來越大。日軍自身的彈藥供應也有些吃緊,一些非重要戰場的儲備彈藥,不斷的在向主要戰場大量的運出。再加上李子元幾次打進了平川,那些物資很多都成了八路轉手打自己的武器和彈藥。
日軍眼下在這裏儲備的物資並不多,更多的都運到了壺北縣城。留在這裏的,隻有部分輕武器彈藥,數量也隻有一個大隊的半個會戰份。再有就是一些軍用繃帶一類的東西,至於罐頭一類的早就已經沒有了。
物資的數量不多,可整體說來也不算少。不過這個輜重補給點,對於日軍來說重要性已經大大的降低。但眼下這裏現在對於整個平川的中國老百姓來說,幾乎是一個魔窟一樣的存在。因為中國老百姓隻要靠近這裏五十米,這裏日軍隨時都可能開槍,
可平川鎮內就這麼大,老百姓再繞路可也不可能離的太遠。自從日軍調防以來,這平川鎮的老百姓因為種種,其實基本上都是一些沒茬找茬,甚至是日軍士兵窮開心取樂的原因,被日軍無辜打死或是打傷的很是有一些人。
而且這裏的日軍,都是老兵油子了,甚至有第三次征召的老兵。這些老兵與那些新兵不同,軍紀對於他們來說根本就不在乎。整天出來惹是生非,買東西不給錢那是家常便飯,時不時跑出來強奸婦女、搶劫的也不在少數。
長期的駐防生涯外加漫長的戰爭,早就讓一向以內部軍紀嚴明著稱的日軍,軍心出現了渙散。尤其是那些預備役甚至是特別誌願軍官出身的軍官,早就已經管不住那些老兵。而資曆深一些的日軍軍官,自己首先就已經下水,八仙過海各顯其能的撈錢。
有些老兵油子,管的太嚴了就連長官也敢打。日軍燒殺劫掠,那是他們對待敵國老百姓的手段。但日軍內部自身,卻是軍紀異常的森嚴。眼下這場戰爭打了這麼多年,有些日軍士兵已經是第二次,甚至是第三次被征召入伍。
這些當了多年兵的老兵油子,別說軍曹一類的士官不敢管,就是資曆淺的小隊長都擺弄不了。逼急眼了,他上戰場敢打你的黑槍。原本駐紮在晉東南的三十六師團調走之後,接替防務的六十九師團,原本就是由擔任警備任務的獨立混成十六旅團為基幹。
補充進四零年撤編的一零八師團部分退伍後二次,甚至是三次征召的老兵擴編成的。這些老兵油子都上過戰場,打仗倒不是什麼新手。但是老兵多了,也是出了名了難管。別說那些新兵,就是軍曹一類的下士官和軍官都有些不敢管。
這些所謂的治安師團,也就是日軍中的丙類師團。駐防在平川的這個日軍小隊,就是由新編成的六十九師團這樣的丙類師團派出的。在與三十六師團調防沒兩天,就在王鐵石的拉攏之下幾乎全部的墮落。
有幾個老兵油子整天喝的醉醺醺的,要是倒黴和他們遇到了,不把你打一個筋斷骨折,這幫家夥都不會放手的。這幫家夥讓周邊的老百姓,對他們可謂是恨之入骨。隻是眼下敢怒不敢言,也隻能忍氣吞聲。
不過這裏雖說原來駐紮了一個小隊,但眼下除了一個分隊之外,其餘的日軍士兵被小隊長給帶走。去護送幾個抽調到其他部隊的士兵,以及迎接替換的新兵,同時押運一批糧食去壺北。眼下這個物資倉庫,隻有一個分隊十餘名士兵在看押。
這裏除了物資之外還有偽軍的兩輛卡車,日軍自己的兩輛卡車,以及二十多掛大車在。隻要能將這些東西搶出來,將這些人送走就不是難事。至於這裏究竟儲備了多少物資,那個班長卻是沒有打聽出來。
聽到這個消息,正為運力頭疼的劉連明那裏還想其他的,二話沒說帶著部隊就殺了過來。一是解決掉守備這裏的日軍,為周邊的老百姓除害。另外一個原因那簡單了,就是奔著這裏的大車和卡車來的。
尤其是那四輛卡車,劉連明相當的心動。他的偵察連,還真有幾個人會開車。這一點,是李子元堅決要求的。偵察連不會開車,如果繳獲到日偽軍的卡車,也不能充分利用。如果會開車,對偵察連的活動很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