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不想被合圍在這裏,眼下腳底下抹油還是最應該做的。反正這股日軍已經傷了元氣,咱們就不要死打硬拚了,那樣自己會付出無謂的代價。多一個傷員,現在對咱們都是一個嚴重的負擔。”
說服了有些不滿的馬永成,李子元不斷的催促部隊加快打掃戰場的速度。至於有幾個前戰俘出身的戰士,為了給自己在日軍戰俘營和勞工營裏麵,受到的虐待和饑餓,殺了幾個日軍傷員,李子元也當做沒有看到。這個時候,不是批評這些戰士的時機。
李子元快速的打掃完畢戰場,將帶不走僥幸沒有被擊毀的卡車。將油箱砸壞後,用一個日軍鋼盔接出來的汽油,澆到駕駛室上直接點了一把火,將那些卡車全部燒掉。等到李子元離開的時候,公路上到處都是被擊毀的卡車以及日軍的屍體。
而且雖說打掃戰場的時間並不長,但整個戰場打掃的卻是異常的幹淨。日軍身上的腰帶、彈藥盒、防毒麵具、鋼盔和水壺,一切他們能用得到的基本上一掃而光。除了身上的軍裝沒有被扒掉之外,完整屍體上的皮鞋甚至都被扒了一個精光。
那些前重慶軍隊出身的士兵,打掃戰場的時候差了一些,一般隻拿武器和彈藥。可出身八路的那些老兵,卻是在這方麵想當的熟能生巧。隻要他們經過的地方,除了一具日軍屍體之外,幾乎是什麼都剩不下,讓那些新加入的戰士一個個都目瞪口呆。。
要不是李子元攔著,幾個老兵甚至要打開那輛被炸毀的裝甲車,想要將車身上的機槍也都卸下來。倒不是拆卸不下來,問題是太浪費時間。對於眼下的李子元來說,最需要的就是時間。不過即便是沒有卸下這兩挺機槍,這次伏擊戰對於李子元來說,也是收獲頗為豐富。
兩挺完整的九二重機槍,五挺歪把子和九六式輕機槍,外加兩門日軍九七式九十毫米迫擊炮,以及兩卡車的彈藥和三百多支三八式步槍,成了李子元的戰利品。尤其是整整一卡車的日製彈藥數量,遠遠的超過李子元的想象。
隻是可惜剩下的三十多輛還算是完整的日製卡車,因為沒司機以及無法離開公路,李子元實在沒有辦法帶走,隻能一把火給燒了。那三門山炮也都被炸毀在拖車上,七扭八歪的基本上沒有搶修價值。
不過周同還是盡可能的拆卸下來,這三門火炮殘骸上的零部件。自己現在雖說使用的是克虜伯山炮,與日製山炮的零部件不能通用。可現在用不上,不代表以後沒有機會利用。甚至一門完整的四一式山炮的炮筒,都被他給拆下來你帶走。
周同這種勤儉持家過日子的方式,很是得李子元的欣賞。他將另外兩挺被炸壞的九二式重機槍,能用的零部件也拆下來。而且看著被點燃的一輛輛卡車中,完好無損的那些,李子元多少有些心疼的感覺。
要是這些卡車能為自己所用多好?自己又何必在行軍的時候,全靠戰士的兩條腿?大批繳獲的物資,還需要人扛著行軍。隻是心疼歸心疼,可李子元現在也是無可奈何。不過這次雖說繳獲頗豐,但也有一點讓李子元很不滿意,那就是繳獲的物資之中糧食的數量不多。
這上千人的日軍,居然連一個罐頭都沒有帶。除了部分野戰藥品之外,其餘的日軍野戰食品隻有寥寥無幾的一些餅幹。不過在日軍的屍體堆裏麵,扒拉出一個日軍醫生,倒也算是一種變相的補償。
李子元將戰場打掃的一幹二淨之後,拍拍屁股急匆匆的走人。而這股日軍在李子元撤走後,清點部隊的時候才發現,短短三十多分鍾的戰鬥,他們損失了足足四百多人。也就是這二十多分鍾之內,他們傷亡了將近兩個中隊。
不僅是步兵損失慘重,隨行的一個山炮中隊,外加一個迫擊炮中隊,一個重機槍中隊也幾乎一個都沒有剩下。尤其是山炮中隊,連人帶裝備全部損失餘燼。帶隊指揮的一個中佐,因為乘坐的一輛日軍九五式機動車太過於明顯,連人帶車被打成了馬蜂窩。
最關鍵的是,前邊的車隊裏麵有他們全部的備用彈藥。之前先是對林縣方麵作戰,後來未及休整就對潞東地區發起掃蕩。現在又被師團像是火燒屁股一樣,半個小時一封電報催促回撤,使得這股日軍一直都沒有來得及補充彈藥。
原本補充彈藥已經運到,可師團部措詞異常嚴厲的電報,也隻能讓這些日軍等到返回長治之後在補充。可眼下補充彈藥都被八路給搶走了,連一發都沒有留下。而士兵身上的彈藥,已經剩餘不到每人十發了。即便是彈藥多一些的,僅存的幾挺輕機槍平均也不到一百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