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 無經驗的預備役軍官(2 / 2)

日軍投入了幾乎所有的力量,並采取了兩麵圍堵、火力壓製的戰術。盡管因為自身兵力數量限製,投入的實際兵力並不算多,但也一下子讓李子元壓力大增。幾經轉移和擺脫,卻始終未能徹底擺脫日軍追擊的李子元和他的警衛員,最終被日軍合圍在一塊大石頭的後麵。

隻是盡管最後圍住了李子元,但李子元和他警衛員兩個人,雖說在日軍精確射擊的壓製之下,也隻能放棄步槍的使用,改為采取近距離開火的辦法。一時之間被日軍衝到了幾十米的距離,至少看起來情況異常的危急。

可兩個人手中的快慢機和駁殼槍交叉射擊,再加上偶爾飛出來的手榴彈,也讓準備抓活的的日軍吃了不少的苦頭,卻就是無法靠近李子元。尤其是手榴彈投擲出來的時間把握之準,幾乎都是淩空爆炸的殺範圍之大,讓日軍隻能眼睜睜看著最後幾十米的距離,就是靠不過去。

在山下代理指揮官一定要抓活的命令之下,山上的日軍隻能不斷的發起佯攻,以消耗對方手中的子彈。你的近戰火力猛,那我就在這裏消耗你的子彈。你們兩個人就算再能背,又能攜帶多少子彈?等到你們攜帶的那點子彈打光了,你們這兩個家夥就死定了。

李子元身上的快慢機彈藥雖說不算多,連同槍身上的一個彈匣在內,隻有不到六十發的子彈。但他的那個警衛員手中的那支大沽造長苗盒子,卻足足攜帶了一百發的子彈。首長的警衛員嘛,在彈藥的配備上肯定會特殊照顧。

在去軍分區彙報和開會的時候,知道李子元性格的軍分區首長,在臨回來之前特地讓後勤部給李子元的警衛員,批了二百發的駁殼槍彈。盡管回來之後這二百發子彈,被李子元分給了其他幹部一部分。

但留下的這一百發駁殼槍彈雖說不多,但在這個時候就起到了關鍵的作用。再加上李子元手中的子彈,兩支交叉射擊的駁殼槍,讓想要活捉他們兩個的日軍根本近不了身。而李子元還有一個毛病,那就是在獨立行動之中,一般都喜歡盡可能多的攜帶手榴彈。

他身上攜帶的子彈雖說隻有不到六十發,但是在這次獨自出擊之前,他卻帶了足足六枚日造手榴彈。他的這個警衛員也在他的命令之下,攜帶了六枚晉造手榴彈。手中的那支四四式騎槍的子彈,卻隻攜帶了四十發。

這些彈藥整體的數量的確並不多,但讓兩個人堅持一段時間是足夠了。駁殼槍和快慢機的射程雖說近了一些,在火力壓製上比不上機槍和衝鋒槍,但在近距離之內的火力射速是足夠了。李子元和身邊警衛員手中的兩支快慢機,將圍攻的日軍打得雞飛狗跳就是靠不上來。

隻是這邊僵持的戰況,讓山下代理指揮官的那個少尉不由得惱羞成怒。既然活的抓這麼費事,那麼在死的也是可以的。被山上僵持的情況氣得不輕的那個少尉,在破口大罵了一頓山上的士兵是帝國之恥後,也隻能改變原來的計劃。

這個少尉知道在耽擱下去,就算能捉到活的八路指揮官,但對自己的行動也是百害而無一利。這裏是八路的腹地,時間拖的越長對自己越不利。這萬一周邊的老八路聞到味道跑過來,那就指不定誰活捉誰了。

為了盡快的結束山上的戰鬥,這個家夥下令原本留在山下的擲彈筒手,馬上上山加入戰場,用擲彈筒將那兩個躲在石頭後邊打冷槍的家夥趕出來。並通過旗語告訴山上的日軍,不要再想著抓活的,一切以最快的時間解決戰鬥為主。

這個少尉是一個預備役軍官,剛從國內補充到三十六師團不久,缺乏在太行山區作戰的經驗。如果換做一般在中國戰場上待的時間長一些的軍官,這個時候絕對不會為了李子元一個人,在這裏糾纏太長的時間。

隻可惜那個帶隊的中尉,被李子元一槍打到了脖子上。眼下雖說一時還沒有死,但已經說不出來話來。隻能眼睜睜的看著這個全無經驗的愣頭青,在這裏胡亂的指揮而毫無辦法。要是他沒有挨這一槍,在那邊槍聲已經平息的情況之下,早就帶隊撤離這塊是非之地了。

現在不是多路配合的掃蕩行動,自己孤軍突入在這太行山腹地,絕對不能這麼浪費和耽誤時間。問題是他這個在中國已經駐紮了兩年的中尉,別說現在說話了,就是以後能不能還有機會說話都不知道。

一個好的開始,未必就有一個好的結果。一個年輕的、剛從國內補充過來不久,全無任何經驗卻是頗有些誌得意滿的年輕軍官。盡管也知道在耽擱下去,對自己安全的威脅會越來越大。但年輕氣盛的這個家夥還是決定再來上一擊,反正現在周邊也沒有敵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