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李子元示意開槍的郭老三,這一槍在四百米的距離之上,直接將一個化妝成偽軍的日軍士兵半拉腦袋都給打掉了。如果換了原來的那支老套筒,郭老三至少還要向前在靠近三百米。
他原來的那支老掉牙的老套筒步槍,有效射程能達到一百多米就偷著樂了。就算郭老三的行動在迅速和隱蔽,以日軍士兵的素質以及眼下高度警惕之下,郭老三恐怕根本就沒有辦法靠近到有效射程之內,就得被日軍給發現。
以日軍的軍事素質,郭老三有沒有能力打響這一槍還兩說。水連珠步槍雖說笨重了一些,但這有效射程可遠不是老套筒可以相比的。四百米的有效射程,讓郭老三無疑更能發揮槍法上的優勢。
而一出手就幹掉一個的郭老三,並未有任何的停頓,手中的那支水連珠快速的擊發。搶在另外幾名日軍士兵隱蔽之前,又擊斃一個、打傷一個。而在這個距離,別人卻是都無能為力。
包括槍法很好,但隻能使用漢陽造的劉連明,也沒有辦法打的這麼準。尤其是他手中的那支漢陽造,有效射程不過二百米左右,就算命中了恐怕也殺傷力沒有這麼大。就是李子元自己使用射程夠三八大蓋,也得有一半靠運氣。
要是換了後坐力大的捷克式,那就得百分之八十靠運氣和戰術了。打靜止目標也許還可以,但要是打運動目標可就差的很遠了。郭老三這五槍下來不僅幹淨利落,而且打運動中的日軍士兵,也基本上做到了彈無虛發。
尤其是對運動中目標的反應速度,讓李子元佩服不已。與那邊隻知道豎大拇指的劉連明不同,李子元可是可親眼看到郭老三,對運動中的日軍可能會選擇的路線,以及隱蔽地點判斷之準確。他根本就不用刻意瞄準,隻是算準了提前量一槍斃命。
郭老三五槍擊斃兩名、擊傷一名,卻隻是換了一個伏擊位置,而他的槍口卻並未離開那個因為大腿上挨了一槍之後一時還死不了,但估計是大腿骨都被打折了,而疼的嗷嗷直叫的日軍傷兵。
這幾槍就像是捅了一個馬蜂窩一樣,剛才還平靜的很得礄口立馬炸了窩。不過日軍卻並未立即出動,而是隻派出了一個小隊,在輕重機槍的火力掩護之下,立即趕過來試圖救援。而鎮內反應異常迅速的火力,立即向這邊壓了過來。
幾枚步兵炮彈,將郭老三原來的伏擊位置炸的一片狼藉。而雖說沒有受到任何損失,但依舊被這幾發步兵炮炸的灰頭土臉的李子元,這個時候才發現鬼子居然在平川還部署了步兵炮不說,好像還用來作為值班火力。
有了這個發現之後,李子元更是慶幸自己沒有草率地行動。不過在郭老三開槍之後,除了郭老三還留在四百米的距離之外。李子元帶著一小隊其餘隊員,已經向前推移到了距離日軍二百米的位置。而兩挺歪把子也小心翼翼的,成交叉火力架了起來。
李子元給郭老三的命令很簡單,就是不斷地變化陣地,采取圍屍打援的戰術,一槍一槍的敲掉鬼子的同時,引誘鬼子出來搜索將側翼暴露給自己。不過李子元也再三叮囑,一定要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別被鬼子的步兵炮或是重機槍給傷到。
當從礄口衝出來的一個化妝成偽軍的日軍小隊,以典型的日軍搜索戰術,在身後輕重機槍的配合之下,小心翼翼的接近屍體並試圖架起那個傷員的時候。四百米外的郭老三,又是一個幹脆的連續擊發。
出來救援外加拖屍體的五個鬼子兵中,有兩個直接被留了下來和自己的戰友作伴。除了屍體從兩具增加到四具之外,傷員也從一個變成了三個。盡管在這些日軍行動的同時,其側後方的日軍輕重機槍,立即開火不斷的掩護救援行動,但依舊沒有改變這五個鬼子的遭遇。
這次鬼子被徹底的激怒了,不僅立即拉開陣型在輕重機槍的掩護之下,向郭老三開槍的方向衝了過來。要徹底的找出那個打黑槍,而且還采取了圍屍打援戰術的家夥。礄口鎮內開炮的日軍步兵炮,也從一門增加到了兩門。
同時礄口鎮內又衝出一個小隊的日軍,沿著礄口東麵立即展開。但日軍這次明顯吸取了李子元兩次偷襲得手的教訓,除了衝出來這個小隊之外,礄口的日偽軍並未衝出來更多。不過日軍這個部署,反倒是正和李子元的心意。要是一下子來再多的日軍,他可就真的沒有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