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四季的光影映入心河
評論
作者:楊欣閩
光陰如刀,隻是在師姐李健的眼中,一切滄桑都無法淩厲和苛刻。作為女人的細膩和溫婉,成為她散文詩集《心頭飄過》中的手眼,潤澤了經事抵牾,猶將餘燼中的青春延續得更遠。其實,女人一世對故事的要求並不多,如李健,敏銳輕盈的才思,端和淑靜的性情,容納著周遭諸多不順,甚至生途的困厄,親人的逝去,她未必一定活得硬質而堅強,也未必遙望老境心生頹靡,中年後的聰慧和恬淡使她更加貼合於生活,並與之達成某種默契。所以,在這本書中,流暢的散文詩符號和思想痕跡,除了代表一個人個性化的文學表達、自我吟唱之外,於平和細碎之中,尤有悲憫的宗教和哲學意蘊,時時對人性和靈魂輕聲叩問,對歡樂和痛苦思辨解析,多年的專業學養積累在行文中,有意無意地顯露著歐美敘事詩的印記,語言幹淨,有韻律感,成為作者內心世界通向外部的七彩橋梁。
散文詩獨特的體例要求,使它兼備了散文和詩歌的美學特色。凝練而鋪排,灑脫又約略。在李健的散文詩語境中,散文的敘述性描摹和詩歌的抒情性意象做到了極好的結合,同時,也可貴地保持著相對的有機獨立,造就出閱讀視野中一種深刻的內在表達關係,這正是評價散文詩作品質量的一個源標準。《心頭飄過》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的另一個方麵,是文本處理方式上的獨到之處,作者選擇了與開放式書寫之間的對話角度,從主觀的“此在”出發,以春、夏、秋、冬四季為序,賦予表達對象哲學命題,將個人的生活體驗通過“深層次呼吸”的過濾,以達到詩性、立體的表達效果。
全書百篇文本均取自作者女性的自身“容器”,受其情緒滋養,柔曼溫情,性別特征鮮明。閱讀中,能觸摸到它們所經曆的積累、沉默和糾纏,並最終以可感的體相浮現出來。“我含淚看著丁香的芬芳在你的歌聲中飛舞,你把我的心係到丁香的香氣中還給我,卻沒有了你的歡快的歌。”(《我不讓你走》)這是作者寫給自己已逝的弟弟的一篇,其間布滿隱忍的疼痛,這種內部狀態雖外化為現實生活中“丁香”的意象,延續了味苦且芬芳的特性,但在繼續表達和敘寫後,卻以形而上的方式把握著作者疼惜苦痛的心理意義,遠遠超過了丁香花的表象。“我寂寞了我的風景,不知道山裏麵是否會有悠揚。我塗黑了我的夜晚,不知道山那邊是否會有藍天。我把清風鎖在我的小屋裏,怕打擾山的靜謐。我把雨水斂在眼中,怕流出心裏的淚滴。”(《山那邊的風景》)以物象夜晚、藍天、風、山、雨水、淚滴為標誌的事物實體,在詩中充當了帶有某些抽象性的可視物,成為一種情感符號,在預設的對話氛圍內,同時吸納了更多的表達意義,成為非一般的所指,而是一個泛化的形式概念意義上的能指,全篇的內容因此得到有效添加和增補,顯得充實而豐滿。書中,行文技巧簡單,透徹,不做修飾,大多數篇章沿用了這類體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