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城門畫像
河寧縣令看他的一手好字不禁嘖嘖稱奇,會寫字的人就多了去了,但能把字寫成一門藝術就不是誰都做得到的了。
陳四維從小勤學苦讀,年紀雖小卻是真材實料的文武雙全。論寫字那是真草隸篆龍飛鳳舞,論武功那是刀槍劍戟樣樣皆精。
光從字上看就知道他不是平常百姓家的孩子,能把字練到這個份上,說明他沒有時間做別的事,也說明他文房四寶從來不缺。
窮苦人家的孩子哪裏有時間練字,能識字就不錯了,練字也是用木棍在沙盤上寫。但凡有才華橫溢的大多出自富貴之家,因為沒有憑空出現的才華,才華是需要大量金錢墊底的。
才華必須要有名師指導才行,才華必須要有整塊的時間才行,才華必須要有大量的消耗品可供揮霍才行。
這些都不是普通人家能具備的,陳四維的言談舉止也盡顯大家風範,比他這個縣令的氣場還要強大很多。
看來他絕不是平常的富二代或者官二代,最關鍵的是他跟高相爺的學生是好友,弄不好他說不定是皇親。
不然的話這正是天下舉子進京科考之時,他不留在京城反而外出是為什麼?肯定是他不必參加科考。
以他的才華怎麼會沒資格參加科考?除非他是皇族出身,哪怕是旁支的皇親也是不能參加科考的。
“好字,剛勁有力、入木三分。”河寧縣令搖頭晃腦的誇讚著陳四維,雖然詩寫的不怎麼樣,他還是很投入的讀了起來。
“昏曉難防寒氣侵,倉促離別未留音。斷蓬一去蹤無跡,離人常念贈袍恩。”河寧縣令把紙折好,豎起大拇指誇讚道:“好詩好句,清新入理,情景交融。”
陳四維假假的扯出一個假笑,這捧的也太假了,這叫什麼好詩?他隻不過就是走的匆忙沒有跟白景辰告個別,他就想跟白景辰說句謝謝而已。
河寧縣令從詩中讀出一個信息,那就是陳四維要去哪裏連白景辰也不知道,而且陳四維還不告訴白景辰,隻說一句‘斷蓬一去蹤無跡’,這是不讓白景辰尋找他的意思啊。
陳四維帶著相爺的信物倉促離京,若說他有急事,他何必中途管張李氏這檔子閑事?他若是沒有急事,又何必急匆匆的離開京城?
酒席宴間河寧縣令就不住的思量著這其中的關係,想來想去他想到一條,陳四維年幼走在街上,別人都當他是半大孩子,不會留意他。
陳四維年紀雖小人卻機靈,他完全可以四處遊.走順便查訪些什麼,遇到難處拿著相爺的扇子到哪個衙門口不給三分薄麵?
隻是不知道他真的是隨意的查訪,還是有意的查些什麼。
河寧縣令喝著酒,略帶三分醉意,自我檢討式的說道:“都是本縣糊塗,一時失察險些誤送了張宗文的性命,若不是陳公子到此,隻怕大錯已成。”
陳四維笑笑,說道:“縣尊大人言重了,世上因果循環自有定數,善惡有報乃是天理。正義有時候的確會遲到,但絕不會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