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利益之爭(2 / 2)

“王爺啊,朕已經下旨調遣遼東鎮兩萬人馬,隻需再準備一段日子便可進入朝鮮對日作戰。眼下你就安安心心的住在京城,等著趕走了倭寇,再回去也不遲啊。”

隆慶帝的安排很周到,李峘也是深感滿意。朝鮮出於戰火之中,誰勝誰敗猶未可知,自己可是不敢輕易地跑回去。“多謝皇上恩典,臣李峘銘感於心。”

兩位君主相談甚歡,一旁的沈崇名卻是有些看不下去了,這最重要的事情提都不提,這棒子將來說不定會扯皮的。

“啟稟皇上,臣有本奏。”沈崇名走出了列班,對著看過來的李峘微微一笑,表情不卑不吭。

“沈愛卿有話但說無妨。”隆慶帝嗬嗬一笑,依著自己對沈愛卿的了解,這次他肯定是要在外人麵前為自己長長臉的。

“是。”沈崇名點頭應是,接著便開始侃侃而談。“皇上,屬國遭難,朝廷出兵相助責無旁貸。可這畢竟是越境作戰,朝廷大軍雖然是精銳之師,但是很多事情還是要提前謀劃到的。首先,朝鮮多山,大軍對地形定然是不熟悉的,如此一來,若想途中順利,隻能由向導帶路。二來山路難行,糧草運送也就多有不便了,所以臣就想,王爺是不是能幫著解決一下呢?”

“這……”李峘一怔,這說的好好地,怎麼又出現了這樣的狀況啊。

“沈愛卿,莫要胡言亂語,朝鮮正在遭難,向導倒是好說,可如何能為大軍提供糧草呢。”隆慶帝趕緊使起了眼色,這要是傳到各個屬國,自己的麵子往哪裏擱呢。

“皇上,微臣倒不是這個意思。主要是因為,如果大軍糧草不齊備,這場仗隻怕要曠日持久啊。想想正處在倭寇兵鋒之下的朝鮮國百姓,微臣實在是不願看到他們遭受更多的劫難啊。王爺,您覺得呢?”沈崇名可不是什麼省油的燈,幾句話便把李峘逼到了死角上,讓他一時之間都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這位大人,您說的在理,這糧草確實是應該由我們負責。可是現在朝鮮全境陷落,我們王爺也是有心無力啊。”李福童滿臉悲切的說道。心中卻在冷笑,讓自己提供糧草,開什麼玩笑,這宗主國支援屬國不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嗎?

“唉呀,既然這樣,那可真的就是沒有辦法了。”沈崇名假裝歎了口氣,扭頭對著隆慶帝說道:“皇上,按照微臣的估算,若是沒有朝鮮國百姓的配合,隻怕這場戰爭拖上個三年五載都算是幸運了。這樣一來,耗費甚巨,隻怕朝廷負擔不起啊。”

一旦打仗,那是花銀子如流水,這一點隆慶帝也是明白的。雖然現在朝廷手頭寬裕了不少,但是做生意做上癮的隆慶帝倒是愈發的愛財了。原本這次派遼東精銳進入朝鮮作戰,他覺得有半年的時間便足夠。這樣一來,各項費用算下來也就一百萬兩銀子,咬咬牙還是能下得了狠心的。

可是現在沈愛卿卻說這場仗得持續三五年,如此一來這軍費可就要才成倍增長了,隻怕一千萬兩銀子也不夠啊。

想起這麼大數目的一筆銀兩,隆慶帝不由渾身一顫,頓時後悔起了自己為何要輕率的做出出兵的決定,那時就應該先詢問一下沈愛卿的意見才對。

“這個……嗬嗬,王爺,這確實是一件為難的事情啊。”隆慶帝訕笑道,要不是當著群臣的麵,自己這時候肯定已經出言拒絕向朝鮮派兵了。

李峘可不傻,一瞧隆慶帝這番表現就知道他反悔了,不由急道:“皇上,我朝鮮百姓正遭受劫難,您可要一定要救救他們啊。”說著,撲通一聲再次跪倒在了地上。

李福童也是瞠目結舌,沒想到這為大明朝的官員竟然這般厲害,三言兩語便讓大明皇帝改變了想法。這時李福童不由後悔,早知道這樣就不應該為了那麼一點小利益推脫軍糧的事情了。

“皇上,雖然朝鮮全境陷落,可是百姓無不盼望朝廷大軍入朝相助。微臣想,隻要大軍一到,朝鮮百姓必定夾道歡迎,到時候軍糧也就有了著落啊。”李福童倒是生的一張巧嘴,一眨巴眼的功夫又把話說圓了。

“哎呀,朝鮮百姓能夠這樣就最好了。不過相比眼下朝鮮人心慌亂,若是沒有人能組織一下,兩萬人的軍糧可不好籌集啊,不然大人您辛苦一下,隨軍入朝怎樣?”沈崇名眼中閃過一絲輕蔑,都這時候了老家夥還想玩陰的,簡直是不知死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