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論功行賞(1 / 2)

第七十六章 論功行賞

“恭喜皇上賀喜皇上,一場大戰不但讓俺答铩羽而歸,更是繳獲了戰馬九萬匹,實在是一件可喜可賀的大事。”高拱笑容滿麵,雖然說是在向隆慶帝道賀,倒不如說是為自己的弟子表功。此番出兵作戰能有這樣的戰果,全靠自己那好徒兒運籌帷幄才得來的。

“嗬嗬,高愛卿所言甚是,這確實是一間值得慶賀的事情,諸位愛卿以為如何啊?”隆慶帝滿麵春風,幾十年來,這可是對韃子作戰最大的一次勝利了。身為皇上,自己也是覺得臉上有光。

拍馬屁的大有人在,隻見一名官員聞言走出列辦躬身道:“啟稟皇上,此番大勝我朝少有,微臣以為當立碑為記,以供後世敬仰才是啊。”

自古立碑都在泰山,是為封禪。每逢這般,都是君主有了開疆擴土的大功績才行。當然,也有不少好大喜功的人喜歡誇大其詞上一次泰山,隻可惜都成為了曆史的笑柄。

而且這封禪不但要有大功績,君王南下也需百官隨行,沿途所經之地修橋鋪路所耗甚重,每逢此時都是百姓苦不堪言的時候。

這些事情隆慶帝也是明白的,而且遍翻史冊,真正能夠千古傳頌的泰山封禪,都是曆朝曆代國力最為強盛的時候。而眼下朝廷雖然有了些起色,但隆慶帝自己也清楚還沒有到那種可以大肆鋪張浪費的時候。再說了,雖然殲敵四萬是一件大喜事,但還沒到那種立碑為記的程度,若是真的這麼做了,指定也是一件笑柄,何來的後世敬仰緬懷呢。

不悅的看了這臣子一眼,隆慶帝擺手道:“立碑就免了,昭告天下萬民同喜就成了。”

看出了情形不對,這臣子急忙應是退了回去,臊紅皮膚直至脖頸,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這次可算是拍馬屁拍到馬腿上丟人現眼了。

不想再理會這件事,隆慶帝恢複了笑容滿麵的神情說道:“諸位愛卿,此番大敗俺答,實乃邊關將士奮勇殺敵之功勞,而欽差總督沈崇名沈愛卿更是功列第一。常言道賞罰分明,此番大功若是不加以獎賞,實在是有些說不過去,諸位愛卿以為如何呢?”

話都說到這份上了,群臣哪裏還敢反對。而且高拱這位大佬就站在一側,就算是有那不開眼的嫉妒沈崇名平步青雲,也會因為懼於高拱的權勢而選擇閉口不言。否則的話這以後日子可就不好過下去了。

不但如此,很多大臣紛紛出言應和,為的就是討好隆慶帝和高拱。

“皇上,沈崇名已是從二品的上直衛指揮使,若是再升一級,就應當是正二品了。可是朝堂百官,隻有六部尚書的品銜才是正二品,實在是沒有他的位置了。而且沈崇名年紀實在是太輕,現在已是從二品高管,若是再讓他升的話,實在是有些不妥。再者,領軍作戰乃是身為臣子的職責,所以以微臣淺見這次就免了吧。”

一番非常不合事宜的忽然冒了出來,眾人紛紛側目頭看向說話之人。一看之下,下巴磕掉了一地。

誰都沒有想到,這番話竟然是高拱說出來的,就連隆慶帝也傻了眼。“高、高先生,沈愛卿年紀雖輕,但能力卓絕可堪大任啊,為何不能賞賜於他呢。”

高拱心中一陣苦笑,其實他何嚐不是這麼想的。可是官場自有官場的規矩,,崇名這孩子實在是有些風頭太盛了,這可是要遭人嫉恨的。

而且他雖然能力不凡,但是對為官之道還是不太精通。這幾年來雖然風聲水起扶搖直上,但是所依靠的卻多是戰功。

也許放在亂世,像他這樣的武將可以讓所有人敬畏。但是現在這樣的年月,武將是很不值錢的,尤其是一個沒有絲毫班底的武將。現在自己還在朝堂之上,他也深受皇上信賴,自然可以呼風喚雨不用將朝堂大臣放在眼中。

可風水輪流轉,終究有一日自己會離開這朝堂,而皇上信賴也不可能一如既往留在他身上。到了那樣的時候,這滿朝大臣又有誰會將他放在眼中。

所以為長久計,趁著自己還能左右朝局的時候,就必須將他從武將的行列裏剝離出來,全身心投入到這朝堂之上,而後便是培植自己的班底。唯有如此,才能在這朝堂之上站穩腳跟,隻要不惹得天怒人怨,任誰也動不了他。

所以現在將皇上的賞賜推掉,為的就是給這件事做下鋪墊,現在要的就是讓沈崇名慢慢的脫離武將行列專心於海事衙門。這海事衙門可是現在朝堂之上的重中之重,一旦真的達到了預期的目的,那邊是開創了一個盛世!

憑著這份功績,讓崇名入閣當差也不是難事。隻有到了這一步,他才算是徹底的在朝堂之上站穩了腳跟,而所需要的班底,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彙聚起來。

抱著這一想法,高拱那裏還會輕易地被隆慶帝說動。躬身道:“皇上,話雖如此,但沈崇名的年紀實在是太輕了。史書中江郎才盡的典故猶在耳側啊,還是讓他多加曆練再說吧,否則就是揠苗助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