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慶帝訕訕一笑,作為後人,就算是再臉紅也得把這份誇獎接下啊,“嗯,沈愛卿說的不錯,太祖皇帝卻是沒曾忘記那些有功之臣。”
看著隆慶帝認同,沈崇名這才把話繞了回來,“可是如今的將領,早已忘記了當年先祖為我大明江山披荊斬棘的精神,一個個四肢不勤五穀不分坐吃等死,辜負先祖期望,此為不孝。他們領取朝廷俸祿,卻不思盡忠職守為朝廷效力,隻圖升官發財,枉費太祖恩德,此乃不忠,如此不忠不孝之人要之又有何用?”
沈崇名攤著手來回看了看目瞪口呆的眾位大臣,一副滿是疑問的表情,就像在說你們難道不這麼覺得嗎?
眾人麵麵相覷,一時間都不知道如何應答。徐階也是滿臉驚詫,好一張伶牙利嘴!
隆慶帝卻是滿臉的敬佩,好小子,這話也能被你給說圓了。“咳咳,諸位愛卿,你們以為沈愛卿所言如何?”
眾人一陣沉默,尤其是跪在地上歐陽敬之異常難受,皇上說話前也不讓自己起來,現在沈崇名把話說圓了,再彈劾他也沒了道理,隻是自取其辱而已。可是讓自己一直跪在這裏也不是個事啊。
“皇上,微臣覺得沈大人所言甚為有理。”張居正忽然上前躬身說道,話一出口,徐階滿目詫異的看向了他,叔大這是何意?
“不過,除了北疆邊軍之外,現在各地多數都是沿襲祖製,驟然動手罷免大批將領,隻怕會讓局勢陷入混亂。所以,微臣以為這件事情必須循序漸進,萬萬不可操之過急。”說著,張居正回頭看了一眼徐階,暫時把沈崇名的風頭掩蓋過去了。
“嗯,張愛卿言之有理。”隆慶很是滿意的點了點頭,從大局著手,張居正確實是個相才,日後一定要好好培養。“沈愛卿,你又以為如何?”
“回皇上的話,微臣讚同張大人所言。”說著,沈崇名對著回頭看向自己的張居正微微一笑,接著說道:“不過此事宜早不宜遲,隻要朝廷計劃妥當,必可保的局勢穩定,現在動手割除弊端也無大礙。”
“嗬嗬,那沈愛卿就說說你的想法。”隆慶帝笑盈盈的問道,方才那股惱怒早已飛到了九霄雲外。
看著眾人都把眼光投向了沈崇名,跪的兩膝發麻的歐陽老大人輕手輕腳的站了起來,一邊揉著膝蓋一邊滿是怨恨的看著沈崇名。
“皇上,這次不是倭寇襲擾沿海嘛,咱們大可以以此為契機,推行問責製,責令地方衛所將領嚴防死守。戰敗者治罪,勝倭寇者獎賞,保地方平安者不獎不罰,以此調動各級將領抗倭積極性,以免他們消極怠戰。若是效果明顯,就可以在各地推行了”
“嗯,沈愛卿所言有理,諸位愛卿以為如何。”隆慶帝笑眯眯的掃了一眼問道。
眾人把目光投向了徐階,想看看他的意思。徐階也是心底盤算著這件事的利弊,琢磨一陣才俯首道:“沈大人所言有理,微臣附議。”
徐階眼力自然是有的,也知道沈崇名這條辦法切實可行。而且瞧隆慶帝的樣子分明是中意的。若是自己再不顧風向反對,那可又要惹得他不快了。而且,這條辦法雖然是沈崇名提出來,具體實行起來還是要靠內閣,對於自己也是利大於弊,沒什麼值得反對的,倒不如順水推舟同意了。到時真的有了成效大頭還得自己拿,若是出了問題,也可以一推二五六把責任推到沈崇名這個提議者的頭上。
一見徐階也同意了,一眾大臣紛紛躬身道:“臣等附議。”
“嗬嗬嗬,既然眾位愛卿都沒有異議,那這件事情就這麼定下來了。徐愛卿,這件事情就交給你們內閣了,立刻擬文告知倭患再起的沿海各地,有功必賞有過必罰,讓他們自己掂量著辦去,到時出了問題也不要說朝廷不念他們先祖的恩情不給他們機會。”隆慶帝一語定乾坤,這件事就算是徹底定下來了。
“是,微臣回去就辦,順便調集人手研討沈大人所言,看看他的方法如何推行才算適當。”徐階笑盈盈的說道。
這話讓隆慶帝大為滿意,原本對他的芥蒂也消散不少,看來徐愛卿還是有見地的。“嗯,你們自己看著辦吧,朕隻要結果。”
“是,請皇上放心,微臣一定全力以赴把這件事情辦好。”徐階打了包票,一場即將席卷大明朝的軍製改革由此展開。
事後,親曆這件事的官員們也是感慨良多。要說軍職世襲,大家都明白其中的弊端,隻可惜一句祖宗家法,誰也不敢去輕易觸碰,生怕把自己搭進去。
沒想到沈崇名輕輕幾句話就把這件事給提了出來,不但沒讓人反對,多數人還是讚成的。究其原因,終究還是個‘勢’字,凡事順勢而為,一切皆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