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隔空博弈 三(1 / 2)

張尚書眼前一亮,高拱?這一下子心中便有了決斷,這次無論如何也要幫沈崇名一把,隻要他度過這個關口,不但前途無量,朝中徐階一黨也會被削弱,這樣的話高拱就極有可能出山了!

而高拱一出山,必定入主內閣,權勢無人能出其左右,自己今日幫了他學生一把,那也是有份香火情的,到時候隻要他在皇上麵前提一提自己,重新回到京城任職輕而易舉。

“嗯,你告訴沈大人,為了朝廷大義,這件事情老夫絕對不會袖手旁觀的。”張尚書看著小三子滿臉認真的說道。

成了,小三子心中一喜,急忙起身道:“多謝大人,今日恩情,沈大人一定不會忘記的。”

“嗬嗬,不必客氣,食君之祿忠君之事,身為朝廷官員,老夫絕對不會坐視一些人利用手中權柄為非作歹!”張尚書大義凜然的說道。

小三子一走,張尚書立刻跑回書房仔細琢磨起了這件事。領頭的是歐陽敬之而非徐階,這也是他這麼快就答應的另一個原因,畢竟試問當今天下沒幾個人敢犯徐閣老虎威。而歐陽敬之就不一樣了,雖然掌控朝堂言論大事,但手下那幫禦史多是些酒囊飯袋,比起專攻言論一事的南六部官員可要差遠了,再加上在士林中的人脈,他們就更不是對手了。

這事隻需聯絡南京同僚,製造輿論聲援沈崇名即可,根本不用直接把問題搬到朝堂之上與之較量,可謂低風險高回報。

說辦就辦,立刻喚來書童書寫請柬,把南六部的官員全部約出來共商大事,也要讓北京城那夥手握實權的家夥們好好瞧瞧,咱南六部官員平日裏是懶得出聲,可是一旦出聲,那就是雷霆之勢。

把信件穿越一遍,高居首座的張尚書起身朗聲道:“諸位大人,朝中權臣為一己私怨不顧百姓死活,這樣的事情我等身為臣子豈能坐視不理,老夫之意是大家聯係故交好友,一同反對這件事。雖然我等閑職官員無權無勢,但是老夫相信這一身正氣依舊可以讓奸佞宵小知難而退,依舊能為河南受苦受難的災民謀得一份福祉!”

張尚書大義凜然的話說的眾官員時熱血沸騰,坐在左手的吏部尚書起身道:“張大人所言甚是,這不但是朝堂的事,更是天下讀書人的事,我等豈可袖手旁觀,任由朝中宵小之輩為禍,老夫也願憑三寸筆鋒,為正義搖旗呐喊!”

在場諸人交頭接耳一番討論,個個義憤填膺,紛紛嚷嚷著要插手此事,這時候每人發一把兵刃,都敢直接殺進北京清君側了!

這個情形,張尚書大為滿意,點了點頭說道:“好,既然大家沒有異議,咱們這就行動起來,大家各自回家聯絡知交好友,一同為在河南為災民辦實事的沈崇名沈大人搖旗呐喊,也好讓朝堂之上那幫自為一己之私的奸佞們看看咱們的厲害!”

眾人很沒形象的一陣叫好,一個個鬥誌昂揚的趕回家去,轉眼間原本人聲鼎沸的酒樓裏就隻剩下了張尚書這麼一位客人。

事情這麼順當,張尚書心情也是愉快,吩咐一聲,長隨就下去結賬。花了近百兩銀子置辦的這麼多好東西還沒有動一下,可真是浪費了。

“老爺,店家說肖掌櫃已經把帳給結了。”沒一會兒,長隨興衝衝跑了回來說道。

張尚書一怔,隨即笑著點了點頭,近百兩銀子雖然不是個大數目,但是小三子這份心實在是難能可貴,不錯。

京城,皇宮。

隆慶帝也發愁,沒想到沈愛卿給自己說的這個省錢的法子竟然遭到了這麼多人的反對,實在是有些出乎預料。

“徐愛卿,你說這方磚真的不能修建堤壩嗎?”看著在這件事情上不置一詞的徐階,隆慶帝小心翼翼的問道。

徐階麵無表情的躬身道:“皇上,這方磚修建堤壩倒地行不行得通微臣也不明白,自古以來從來沒有這個先例。”

“這樣啊。”隆慶帝微微的點了點頭,接著道:“要不咱們試一試,如果真的能成的話,朝廷日後修繕水利可就要省事多了。”

“皇上,恕微臣之言。黃河堤壩事關兩杆幾十萬百姓安危,更是直接關係到我大明天下的穩定,輕易不能冒險啊。”歐陽敬之立刻插話,一定要把皇上這個念頭掐滅在萌芽狀態。

隆慶帝遲疑了,良久才說道:“你說得倒也有理。不過沈愛卿對方磚修建堤壩信心十足,而且也給了朕一份賬目。”

說著,隆慶拿起身前的一份折子遞給了身邊小太監,讓他拿給眾臣傳閱。李芳身子一天不如一天,雖然辦起差事來的確是把好手,但是年老體邁,用起來越來越不順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