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作戰計劃1(1 / 2)

今年年初的元老院大會會議在解決元老們最關心的組織架構和土著權利問題之後,重新就新一屆的權力和行政機構進行了選舉。盡管鄧科長在大會上表示文德嗣是“受到元老院和人民衷心愛戴,天降偉人,當之無愧的元老院主席”,不過文德嗣還是謙遜的表示自己這次仍然不當候選人,他提名自己的“親密戰友”王洛賓同誌和蕭子山同誌當元老院主席,在兩人經過一番友好的競選演講後,在熱烈的掌聲中蕭子山正式當選為第四任元老院主席。

隨後是國務卿的提名和選舉。馬千矚再三推辭,建議由鄔德出任國務總理,雖然遭到了一些人的反對,最終由於馬千矚不再參選,最終還是由鄔德出任國務總理。兩大主要官職確定之後,由元老院自由提名,然後表決的方式就內閣成員的任命進行了選舉。

新架構中,內閣成員即各委員會長官均稱為“主任委員”。

台下有人開始吐槽了,這是要終於搞自己的特色了,好歹來個總長什麼的

各委員會下屬各獨立機構,按照各部門的曆史沿革、行政級別和常設與否,分別稱為“部”、“總署”、“總局”、“局”和“辦公室”。凡部、總署、總局、局一級長官均稱為長。

為了給進入中原做好準備,元老院將繼續高舉“大宋”的旗幟。同時在對外官職稱呼上繼續使用大宋體製。作為對外稱呼和公告之用。與元老院的官職並銜使用。

按照這一新體製,凡內閣成員均屬宋製的“丞相”級,除了元老院主席加“侍中”“太師”和國務總理加“同門下中書平章事”“太傅”之外。其餘內閣成員均加“參知政事”,“平章政事”。由於宋代官製相對複雜。責成大圖書館專門研究編成的大宋官階對照表,指令文宣部普遍發放到土著幹部和士紳手中。

財政主任委員依舊由程棟獲得,他在多年的工作中已經充分體現了自己的實力。證明自己在舊時空的“財政總監”的位置不是區區的“會計”可以勝任的。

財政委員會下最重要的機構中央儲備銀行總裁由程棟兼任。兩年前機構改革財政委員會專門成立了一個審計局,之前實際上和契卡是一套班子兩塊牌子,現在已經有足夠的審計專業人員決定此次改革將兩個機構分開。使財政審計局和最高法院調查審計局交叉審計,內外部同時監督財務係統。

德隆銀行的行長,由現行長孟賢繼續擔任。新德隆銀行的總行將在北伐第一階段勝利後遷往上海。

外交主任委員這一職務繼續交由何影擔任,同時繼續兼任“宗教事務官”。司凱德繼續留任殖民事務部部長。

最高法院院長兼司法監察主任委員由馬甲擔任。

武裝力量主任委員由席亞洲擔任。同時兼任陸軍部長。海軍部長明秋這是軍政係統。至於軍令係統直轄於元老院,具體為總參謀部常務副參謀長東門吹雨,陸軍參謀長兼北伐軍司令官何鳴;海軍軍令部長陳海陽;聯合後勤部部長洪璜楠;伏波軍偵查總局局長薛子良。

國土交通主任委員由單道謙擔任,兼任交通運輸部部長,郵電總局局長由李運興擔任,原海南電信公司改名“華南電信”,由紹宗擔任總經理。國土資源部部長由崔雲紅出任。新設自然資源總署署長由杜雯擔任。

農林水產主任委員毫無懸念的由吳南海擔任。

經濟產業主任委員在工業口元老的熱烈歡呼聲中由落入了展無涯之手。眾人對這個結果毫無意外。

文教科學主任委員經過了一番激烈的競爭,最後這頂掛冠還是繼續戴在了教育口的胡青白頭上教育口人多不說,元老多半還當過兼職教師。人頭熟悉。最有競爭力的鍾利時等人對行政職務避之不及,自然也便宜了教育口。至於文宣口,實力就顯得差多了,但丁丁這次不隻進入了提名階段,還進入了第二輪投票,看得出來是用了心的。

民生勞動主任委員不出意料的由原民生勞動相劉牧州繼續出任。

內政安全主任委員繼續由冉耀出任,兼國家警察總署署長。

企劃主任委員由馬千矚擔任,並兼任副總理。

政務院總務廳廳長和元老院辦公廳廳長這兩個職務。最後還是由明朗來兼任。所謂二塊牌子一套班子。對外情報局仍為中央政務院直轄機構。

選舉完內閣成員之後。由總參就大陸攻略的準備和實施情況進行了彙報。宣讀了《對明戰爭指導綱要》。這一專題報告是由總參、企劃院、大圖書館、對外情報局、民政、財經等諸部門聯合撰寫的,涉及到中原攻略的軍事準備、行動計劃、民事政策、經濟策略等各個方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