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皇子瑜大婚在即 靈鷲席間獻策(1 / 2)

梁國地處江東,看似強盛的外表下卻充滿著內憂外患,西側有吳國多年的威脅,北方強大的魏國素有一通天下的雄心;在國內,二皇子和四皇子的儲位之爭隨著老梁皇的年邁也愈演愈烈,但是古語雲:“無內憂外患者,國恒亡。”在這樣複雜的局勢下,梁國還是一步步的走出了一條血路,成為一代霸主。

“子修,再過一個月就是二皇子大婚,你還是要早作準備。不要顯得太小氣才是。”四皇子府上右手邊第一位坐著一位儒雅的中年人,白衣白袍,頗有仙風道骨之意。

這中年人名叫季白,是皇子修的老師,也是江東士族的領袖。在整個江東的地位可以算是舉足輕重。

老梁皇楊定方本有四個兒子,年紀相仿,大皇子楊子孝本是既定的儲君,但是五年前因為一場瘟疫英年早逝,這也掀開了其他皇子奪儲君大位的明爭暗鬥。

三皇子楊子玟,因為出身較差在這場爭奪中早早的退出了競爭。二皇子楊子瑜,和四皇子楊子修成為了大位的有力競爭者。

皇子瑜自幼偏愛習武,行軍打仗各方麵也頗為精通,因此更受各武將的支持,一個月後皇子瑜將與當朝大將軍丁儀之女丁伏結成夫妻,在武官集團中爭取到了更高的地位;

皇子修自幼受父親授意拜文人領袖季白為師,代表了江東士人的根本利益,與季白之女季曉也早有婚約在身,隻待季曉成年兩人就準備完婚。

“不知老師對此事有何看法?”皇子修執師徒禮,對坐下的季白詢問道,

“此事阻無可阻,攔無可欄。此時子修應備厚禮彰顯大氣才是。”

“在下以為,此事到是未必不可善加利用,以為公子爭取在武官集團心中的位置。”這時最末席的一個青年人,躬身出席站在大堂之上,其身姿雖畢恭畢敬卻也不失文人風骨,眉宇之間透著幾絲秀氣,身板筆直硬朗,生的讓人頗有好感。

坐在其身側的長者,微微一怔,旋即到“靈鷲不得無禮,這大堂之上哪有你說話的份兒?”這說話的長者名叫郭淮,也是江東有名的大儒,但是其人淡泊名利,往往出席也隻坐末席,且一向謹言慎行。

皇子修一看堂下之人與郭淮關係匪淺,頓時來了幾分興趣,劍眉微挑問道“堂下所站何人?你到是說說我哥哥大婚,我又怎麼利用它來為自己掙得武官集團的支持?”

堂下的年輕人倒也是不卑不亢,抬頭看著主位之上的皇子修,不疾不徐的說道:“在下靈鷲,是郭淮先生的養子,恕在下鬥膽問公子幾個問題。”

皇子修見此人立於大堂之上,麵對諸多大儒,不卑不亢,心中添了幾分好感,“你問吧,問的好有賞,問不好小王可要罰你。”

靈鷲再執一禮,開口問道“敢問公子,我大梁以何起家?”

公子修嘴角輕笑“我大梁,在父親的征戰下,二十年從會稽一座小城,打下的這江東河山。”

“公子說的是,在下並非有對在座各位大家的不敬之意,皇上雖然在近些年,拉攏士族善待我江東一帶的讀書人,但是真正掌握我大梁生死命脈的,卻仍是手握兵權的那些將軍們,這些人可以說是跟隨皇上一起大下我大梁疆土的功勳之臣,得不到他們的支持公子距離大位就還有一段距離。”

皇子修聞言心頭微蹙,心下想到“此人所言倒是不無道理,不過我自幼習文,與各武官之間來往甚少,在大梁這是人盡皆知的事,他敢這麼說莫不是有什麼辦法助我破局?”心下想罷,皇子修抬頭問道“閣下可是有何高見?不妨說出來與小王聽一聽。”

靈鷲見時機已然成熟,目露精光,昂首答道:“以小生拙見,大將軍丁儀既然已經將女兒嫁給了二皇子,那麼大將軍與二皇子就已然是同一輛戰車上的人了,因此大將軍一脈公子若想爭取怕是難上加難,”說道這裏靈鷲稍作停頓抬眼看了一下眾人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