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來我往
視野
歡迎您對本刊的報道發表見解,對觀點糾錯,對您希望看到的內容提出建議,請在《數字商業時代》微博上給我們建言獻策。
Zhengdao:《張誌峰和NETIGER東北虎的複興之路》數字商業時代——2010年的老報道,雖沒啥信息量,但讓我在想一個問題,運作服裝公司的大當家是不是裁縫或設計師出生,對一個服裝公司能走多遠,到底有沒有關係?
@Mavis-Lu
有至關重要的關係。可你是想說“一個服裝公司”還是“服裝品牌”?企業可以聘用無數經理人,但是品牌創立的初衷隻有一個——你要給誰穿?在什麼時間穿?欣賞的人在哪裏?今天碰巧在上圖翻閱到一篇中國奢侈品市場報告(雖然沒越底線,但還是有點出乎意料):埋單者壓倒性占據半壁江山的全是年薪低於30萬的白領。所以作為設計者,看到的未必是自己想到的。作為投資者,想到的就一定會不惜一切代價實現。執行者能帶給我們什麼呢?我熱愛服裝,熱愛有靈氣的設計師,憐惜那些被吞噬的設計初心。
儲焜:當下的時代,中醫也正在勢必經曆一場變革。一群有識之士正在從各行各業投身中醫。他們認為,“中醫不隻是醫,而是認識世界、認識生命、認識規律的理論體係,而且特別美”。《中醫商業革命:一個傳統產業的覺醒時刻(數字商業時代2012年6刊)續》
@呼和浩特柳成蔭
教育體製和醫院體製互相製約,既沒有好的中醫大夫也沒有好的中醫學生,更別提好的中醫院。現在連道地的中藥也商業化炒作起來了。
@洪目沙
傳統產業要覺醒,中醫本身也需要改進,不是說中醫不好,而是近些年來中醫一直在倒退。
九榛:馬雲向參與者們提出“5~8年不計回報”的附加條件,這意味著,從2013年開始的漫漫5~8年內,阿裏的物流夢仍然與現實遙遙相隔。『數字商業時代:馬雲的物流“煙霧陣”』不錯,值得一看。
@風行網
我覺得,是時候檢測一下馬雲的DNA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