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如夏花】第九十七章地震(2 / 3)

當然,對於這種由於地殼運動而引發的自然災害,黎安並非一無所知。

黎安對地震的認識,主要源自他偶然在電視上看到的,一部反映一九六七年七月二十八日河北唐山大地震的紀錄片。影片中,地震肆虐後的唐山那如同經曆過末日崩塌一般的慘烈景象,以及軍民團結一心抗震救災的場麵,都給黎安留下了深刻的、難以磨滅的印象。

事實上,地震是黎安所知道的自然災害中,最令他感到恐懼的一種。因為在他看來,無論是洪水、山火、風暴,還是雹災、雪災、泥石流,這些自然災害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可以有效預測和預警的,是可以事先采取措施進行預防,以規避或減輕損失的。唯有地震,這種由於地殼運動、大陸板塊擠壓碰撞,在極短時間內釋放出難以想象的巨大能量而引發的自然災害,在現有的科技水平下,最多也隻能做到實時監測,根本不可能提前進行預警。

最要命的是,地震的持續時間一般隻有十幾秒甚至幾秒鍾。很多時候,等人們反應過來有地震發生,準備進行緊急疏散或采取自救措施的時候,地震往往已經接近尾聲,甚至已經結束了。所以當地震發生時,供人們用於自救的時間其實是非常有限的。而這種突發性和不可預警性,正是破壞性地震較其他類型的自然災害更容易導致出現大規模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兩年後,黎安在網上查找資料時,無意中檢索到了當年四川汶川大地震造成的人員傷亡及經濟損失的確切數據。

根據官方統計,汶川大地震中遭到嚴重破壞的地區超過十萬平方公裏。其中,極重災區十個縣(市),較重災區四十一個縣(市),一般災區共一百八十六個縣(市)。地震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高大八千四百五十二億一千五百萬元。截至二零零八年九月十八日十二時,四川汶川大地震共造成六萬九千二百二十七人遇難,三十七萬四千六百四十三人受傷,一萬七千九百二十三人失蹤。

毫無疑問,這是新中國建國以來發生的烈度等級最高、破壞力最大的地震災害。這次地震造成的人員傷亡情況之嚴重,僅次於一九七六年七月二十八日發生的唐山大地震。但前者波及範圍之廣、影響之大、造成的財產損失之巨,均遠超後者。以至國務院於二零零九年三月二日批準將五月十二日定為了全國“防災減災日”。

舉世震驚的地震災難發生後,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用實際行動向全世界展示了令人震撼的應急動員能力和國家級的應急救援效率。

當天下午,就有兩萬多名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官兵奉命進入災區,展開搜救。

當天下午,國務院總理乘坐專機飛抵了位於震區中的都江堰市,在臨時搭建的帳篷中統籌協調各方力量、指揮部署抗震救災工作。

解放軍、武警部隊、專業救援隊、民間救援力量,紛紛通過空運、鐵路、公路甚至徒步開進的方式進入災區,展開救援行動。某些交通和通訊完全中斷的地區,甚至派出空降兵某部,冒險以傘降的方式強行進入,建立通訊,幫助後方了解災情,協調指揮救災。

飲水、食物、醫療器械、藥品、帳篷、保暖衣物等各種保障物資,更是通過,鐵路、公路、民航,乃至空軍運輸機、陸航直升機空投等方式,源源不斷地運抵災區。事實證明,中華人民共和國是這個星球上應急動員能力最強、效率最高的國家!沒有之一!

平陽段高速公路是國家高速公路網東西向高速公路主幹道之一。當黎安從電視上看到四川地震災區的慘烈景象,了解到這次地震災害所造成的巨大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以後,他就意識到,未來的一段時間內,自己恐怕會更加忙碌了。

果然,上級的命令很快就下來了,要求全隊幹警取消休假,積極配合奉命向地震災區開進的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執行交通特勤任務,全力保障救災人員和救災物資運輸通道暢通。於是從五月十三日淩晨至五月十六日白天,在不到四天的時間裏,黎安親眼目睹了三支向前看望不到頭,向後看望不到尾的龐大車隊,掛著紅色的條幅,滿載各種應急救災物資,通過了自己所在的高速交警隊管轄的這段高速公路,馬不停蹄地一路西去。其中有兩支車隊是由軍車組成的,車上除了救災物資,還有無數開赴災區去救災的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