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不被記載的時代,華夏一分為四,齊國,楚國,燕國,魏國
楚國,熊氏羋姓之後
天啟二十九年二月十六日,楚國都城郢都宣政殿內,一場關於國家生死存亡的辯論正在展開
這場辯論的主題是是否將公子肅送往魏國,以防燕國得隴望蜀,攻擊楚國,而這場辯論賽的裁判則是當今的大楚天子,羋延。這位大楚的天子,十五歲登基,至今已經在位近三十年,於國內輕徭薄賦,大力發展民生,於外派兵駐守邊境,隻是近些年來逐漸貪圖享樂,也隻能算是一位守成之君。對他來說,能夠守住祖宗基業,培養出下一任接班人,就可以禪位,放心享樂去了。可天啟二十八年,燕國對齊的突然出兵,齊國的節節敗退徹底打亂了他的計劃,如今,太子去往前線代自己禦駕親征,自己也不得不做好所有的打算。
高高端坐宣政殿上,漠然的看著一襲白衣的公子肅跪於大殿之上,羋延的內心毫無波瀾,身為宗室子弟,必須要時時刻刻做好為國家獻身的準備,即便是曾經最為寵愛的兒子,也必須要遵從。在他的左右,列為臣工則分成兩派,一派是以國相為首的主戰派,而另一麵,則是以兵部尚書王敬為首的主和派。
兩派唇槍舌劍,爭得楚天子腦仁疼。
大國相李禦向右邁出一步,躬身作揖道:“大王明鑒,如今燕國在攻打齊國的明郡,而明郡與我大楚相接,萬一明郡被攻克,我國邊境岌岌可危啊,望大王明鑒,遣公子肅前往魏國,與魏交好,對燕做好防禦,保我大楚啊!”楚王緊皺著眉頭,望著一直低頭不語的公子肅,嘴裏念念有詞:“王敬,你以為如何?”隻見王敬向右大邁一步,“噗通”一聲跪在宣政殿的大殿上:“臣以為,我大楚,岌岌可危啊,燕國百萬雄兵,而我國,卻隻有五十萬士兵,就算齊國抵住了燕國的進攻,向齊施壓,就算我們有一百個,一千個公子肅也沒有用的......““放肆!”“閉嘴!”兩聲喝斥打斷了王敬的話,而打斷王敬話的,一是公子肅,二,則是當今的大楚天子,羋延。大楚天子羋延氣的胸口上下劇烈晃動,竟有些喘不過氣來,嚇的一旁的侍候太監連忙幫他順氣。“肅兒,你說!你覺得該如何應對!”羋延保持著尚存的最後一點理智,問道。
隻見羋肅緩緩站起身來,整理了自己因跪太久而有些褶皺的衣衫,不疾不徐的作揖道:“父王,兒臣既為楚國宗室,理應為父王分憂,如今大軍壓境,我等食祿,更該為國家解難,兒臣無才無德,卻願為父王,為大楚效犬馬之力!臣請即刻,前往魏國,遊說魏王。”
“好,吾兒之心,在天的列祖列宗,定會感應,保佑我大楚的!封,公子肅,為宸王,出閣設府,明日出發,前往魏國為質。”“大王聖明,天佑大楚!”除了王敬外的列位大臣齊齊下跪,高聲祝禱。“至於你”,羋延很不爽的瞥了一眼王敬,徐徐開口道:“你既那麼相信燕國會攻滅我國,還在我國做什麼,給本王,滾出這大殿!”
很顯然,這場辯論賽,李禦贏了,公子肅,不,是宸王,開始了到魏國為質的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