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鐵軍”勁旅記無錫市公安局緝毒警察(2 / 3)

記者不由得對坐在身邊、被隊員們譽為“才女”的楊慶慶說,在這樣的集體工作、戰鬥,“幸福指數”一定很高吧?她點點頭。記者請她對周支隊長的“工作節奏”作一評論。“才女”略加思索後說,他年輕、有朝氣、富有活力,善於接受新的理念,看上去風風火火,其實是一個很沉穩很有想法的人。譬如對我市禁毒形勢作出估價的“拐點論”就出於他的一篇論文。他認為各項數據顯示,無錫的毒品消費市場已受到嚴重擠壓和萎縮,正從爆發式蔓延、幾何級數增長的態勢向總體可控的平穩下降期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 “拐點”(數學上改變向上、向下方向的點),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如何站在這個“拐點”上作理性思考和前瞻性的研判。我們現在對禁毒工作所作的一些調整就是基於這個“拐點論”……

聞此言,記者暗自吃驚,公安一線真乃藏龍臥虎之地,文武兼備的“將才”不乏其人。

我們說完話,周支自己發起的“提意見”活動還沒結束,桌上的“硝煙”尚未散盡。

凝聚力決定戰鬥力。凝聚力源於領導者的工作思路與個人的人格魅力。這支隊伍為何有如此強盛的戰鬥力,其原因是不難找到的。

在尖刀上跳舞的緝毒警察

“出生入死”,是基層一線的家常便飯。在崇安區公安分局禁毒大隊,記者的心靈再次受到強烈的震撼。金大隊長和趙教導員告訴記者,崇安區是無錫最小的一個區,麵積隻有16平方公裏,但人口密度高,大型KTV、酒吧多(光火車站一帶就有30多個,一個KTV最多有一百多個包廂),是極易滋生吸毒問題的高危地段。前些年,這些酒吧涉毒案件多,由於吸的多為K粉,“操作”方便,不用點火,隻要把粉放在紙上,用鼻子湊上去一吸即可。這東西沒氣味,隱蔽性強,查起來很難。但那時這東西太多了,隻要進包廂查,十有八九能抓到吸K粉的人。2005年,我們在一個KTV裏就抓了150多個。麵對這樣的態勢,我們心裏急啊,於是就不分晝夜地查緝……

那麼現在呢?記者急問。金大隊長說,現在少多了,在KTV、酒吧時公開和半公開吸毒的現象已基本絕跡。

那吸毒的人就不吸啦?記者又問。怎麼可能呢,酒吧不能吸,他們就轉入“地下”,在衛生間或汽車裏吸好後再到酒吧裏聚會。那你們不是“查無實據”了嗎?記者“急”了。金大隊長哈哈大笑,我們當然有辦法。我們隨時隨地(如淩晨)都會進去檢查,對聚會的人(有時包括員工)進行尿檢。記者樂了,這下他們沒轍了。

記者問,抓毒販危險嗎?金大隊長說,有時候是冒著生命危險去抓的。他的腦子裏裝滿了驚心動魄的場麵——

一次,幾經跟蹤追擊,我們“錨”住一女毒販。當時,她正站在馬路當中打電話。為抓住她的上家,我們沒有驚動她。一會兒來了輛小車,乍一看車頭像出租車,我們沒動。想不到車直接開到了女毒販身邊,女毒販一拉車門就上了車。在不遠處守候的我一見急了,立即飛奔過去,撲到車頭前,掏出警官證示意其停下。喪心病狂的毒販不予理睬,腳踩油門用車撞擊我,我反應也快,就地縱身一躍,躥到了引擎蓋上,雙手抓住雨刮器和反光鏡不放,企圖用身子擋住其視線,毒販就把車開成“S”形,想把我甩下去。我的身體一會兒朝左歪,一會兒朝右歪,雙腿一直在地上拖著,腳背腳踝上鮮血直流,疼得直鑽心肺,但我咬咬牙堅持不放手。兩位戰友在後麵拚命地追趕。由於車開成了“S”形,開不快,數百米後,車就被我的戰友追上了,他們剛接近車,就猛地拉開車門,將一男一女兩毒販從車裏拖了出來,當場繳獲海洛因100多克……

記者聽得出了神,金大隊長笑笑說,還有更驚險的呢。那是在2010年2月,我們追擊一毒販。此人長得人高馬大,有一股蠻勁。追了幾百米,眼看要追上了,隻見他邊跑邊摸褲後口袋。我們以為他要把毒品掏出來扔了,不料他摸出來的竟是一把匕首。我怕他傷到戰友,不顧一切地朝他撲了過去,他轉身就是一刀,戳在我的左胸口,還好戳得不深,不過羽絨服裏的羽毛飛了一天。麵對負隅頑抗、暴力拒捕、喪心病狂的毒販,先後有四名民警義無反顧地前來進行增援,最後毒販被製服,但參戰民警卻無一例外地多處掛彩,鮮血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