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拆東牆補西牆(1 / 1)

且說開學有一段日子後,也就是這年的春天,江母和江父商量後,就決定在一處荒無莊稼的田地小山坡上挖地基準備建新房。這個小山坡直徑不足二百米長,坡也不高,許多年前還有人在山上種過莊稼,後因收成不好,就被村民遺棄,因此成為了荒山,江母用自己的收成好些的田地和那相熟的村民換了來,就可以在這上麵建房。

站在山這邊,門前略下些就有二畝地產,二畝地再往下就有一池水塘,用來蓄水灌溉向右延伸的無限稻苗,水塘再往前又是一二畝的地,二畝地再前就是江家村的新村了,以後雨燕站在新房門口就可以展望新村的全貌,雨燕她們去學校就從這邊的山坡走過。站在山那邊呢?雨燕打了一哆嗦,她和江雨菲都不敢去站,因為那邊全是有名有姓的有墓碑的墳墓,還有幾棵小樹栽種在墳墓旁邊。

一,二,三,四,五,六足有二十多座墳墓。用一個高度不足三米的小土坡遮擋著。雨燕看到此情此景後,她有一半理解父母為什麼會把房子建在這裏,那就是以後,再也不用擔心發洪水的時候,有被淹的一天,可她又有一半不能理解的是,父母為什麼把房子建在這裏,就不怕後山上的墳墓裏有亡靈嗎?或許那裏就有鬼魂爬了出來,嚇唬她們呢!不解歸不解,小小的她在還不知道的情況下,爸爸和媽媽就已經開始在動土挖地基了。

做房子的時候江母就請來了村裏專門組織的建房隊,給雨燕家建房,江母和江父隻去監工,再給他們按天的算工錢就行了。做的全都是紅磚頭,比雨燕家以前的土坯屋結實美觀多了。要蓋石板在屋頂的時候,江母才想起她家有一個大瓦缸,那是她結婚時唯一從童氏那裏繼承來的財產,雖然一直嫌棄粗坯笨重,可是用來裝才收割回來的新糧,真心是不錯。

各屋門的大小已經規化建設好了,或是想要放進屋的話,勢必要拆牆壁,可是江母是苦了半輩子的人,拆了又要浪費人力和物力來重新做,而且中途還可能碰傷它。於是,她又隻得委托眾人用粗麻繩把一米五高和足有一米寬的大瓦缸不斷的上下纏繞。最底層還加上稻草編的草皮,整整有八人拉著足有嬰兒手臂粗的繩索往下慢慢遞放著,事情還算順利,並未出現任何的差錯,等到蓋完石板後,江母就要求留下一間房屋晾曬糧食,為了防止夏天太熱,另外兩件屋,就又起了一米八高的牆,蓋上陶土瓦。既能防熱,又能儲存一些農作物,一舉兩得。其實後來的好幾年,在炎暑酷熱的時候,她們一家還在上麵打地鋪睡覺,非常舒服,既節約能源,也有新鮮空氣時不時的吹過來,比現在用空調解暑好多了。

為了節約本錢,再說江母又舍不得她以前老房子上的木欞黑瓦,於是就幹起拆東牆補西牆的事來。老房子的瓦片一揭,雨燕的一家就沒有歇腳地了。

這天,江母厚著臉皮就對江父說:“要不你去求求大哥大嫂,讓我們一家老小在她家打地鋪歇息幾天可好?”

江父隻略微沉思一下就道:“這有何難?咱家隻是一時的困難,不跟他們說,他們就會來主動邀請,還用眼巴巴的去說一趟嗎?再說,我都接連累了這麼多天,才坐下,你就學會支使人幹活?還要不要人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