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晨疑惑的道:“小王爺?”
蘇瑞解釋道:“這先帝兄弟有二人,隻是這誠親王與先帝爭奪帝位失敗後就不問朝堂時事,安心做了自己的休閑王爺,這小王爺就是誠親王的兒子孫叔同,和他父親誠親王一樣,整天安心享樂,不問世事,但偏偏醉心樂善好施,很得南楚民眾喜歡,老百姓稱之為大小賢王。”
“我見過這位,待人謙和,與之相處如沐春風,還有一點,這小王爺詩詞歌賦無一不精,沒想到他也來湊這個熱鬧了。”
蘇瑞說完,陳晨就明白,這誠親王如果還在朝堂,恐怕早就被先帝殺了,帝王之家無兄弟,反目成仇多的是,這誠親王一家倒是會明哲保身,南楚百姓心中的賢王,誰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殺他。
孫叔同和宋文靜長相俊美,兩人一出場引得眾人一陣羨慕,可別怪人家俊美,關鍵還是才學名傳天下。
能來參加招親大會的人,都有幾把刷子,這時候都得拿自己的真本事了。
時間有限,觀摩的差不多了,各人都各自準備,苦思冥想,絞盡腦汁,一來想寫自己拿手的詩詞,二來怎麼樣才能寫出這草書行書的神韻。
劉虞親眼見過陳晨的書法,這兩首詩還是當他麵寫的,按道理他應該最應該知道如何運筆,但劉虞生性頑劣,成天遊玩,不思進取,雖有幾分才學,卻無法更進一步。
最先動筆的反而是小王爺,隻見他寫道: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
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
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
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小王爺聰明無比,這首詞表麵寫江南的春景,實則寫江南的美人,暗示李凝兒非自己莫屬了。
字體流暢,隻看了一會就能模仿出這般水平,看來小王爺在書法一途也是下過苦功夫的,引得一些人紛紛驚歎,特別是些才女佳人,驚叫連連。
宋文靜第二個下筆,他是個醉心書法文章的人,是個純粹的學子,心無旁騖,不然也無法年紀輕輕就是蜀國第一才子,才名傳天下。
他寫道:
巴山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宋文靜不寫美人,不寫江南,卻寫了自己空懷大誌,懷才不遇,雖才學名傳天下,卻仍然孑然一身,報國無門,隻是詩中雖有惆悵,卻又相當豁達,樂觀,沉舟側畔,有千帆競發;病樹前頭,正萬木皆春。
宋文靜幾天下來的觀摩陳晨書法不是沒有效果,他反而增加了一些自己的手法在裏麵,整個書法非常流暢,蒼勁有力。
小王爺見宋文靜無論詩詞還是書法都比自己更勝一籌,心裏有點不痛快。
這是南楚,不是蜀地,總不能被一個外人贏了南楚整個士子吧。
接下來的士子紛紛動筆,各憑本事,劉虞也在這些人之中,不久以後,那個穿綠色衣裳的女孩下來拿才子們的詩詞書法,一雙美目到處亂瞄,仔細打量這些風流士子的樣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