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領軍出征(1 / 2)

越國地處明國和南唐兩大強國之間,實為兩國阻礙,地位尷尬,幾百年來狼煙不斷。直至二十年前,文成主動降於南唐,戰火方息,也為越國換來了二十年休養生息的時間。

越文成27年,趁南唐國君新喪,南唐無暇他顧之機,明孝武帝禦駕親征,率兵攻越,連戰連捷,三月之間克24城。

越國國主文成大驚,急命驃騎大將軍秦海率三萬軍至淮城迎擊明國大軍。

淮城如今早就不見了往昔寧靜,廝殺聲、怒吼聲、哀號聲、戰鼓聲、號角聲,配合著兵甲交擊的沉悶響聲在這戰場之上仿佛交織出一首詭異的樂曲,充斥著整個天地。

淮城上空,禿鷲盤旋在天空之上,虎視眈眈的注視著地麵,隨時準備飽餐一頓。淮城城牆之上更是宛若人間地獄,幹涸的黑色血跡和新濺出來的鮮紅血液已經差不多要將這城頭塗滿,殘破的旗幟散落在城牆上下,殘肢斷骸隨處可見,其間偶有蠅蟲被喊殺聲驚起。雙方士兵更是塞滿了整個城頭,隻是方寸之間的爭奪便能填進無數人命。

透過城牆上廝殺不斷的雙方士兵,隱約可見不遠處的城樓之上站著一位身長八尺有餘的英偉大漢,這大漢身披明光鎧,腰懸長劍,神情陰鷙,雙臂環抱於胸前,於城樓之上俯瞰著整個戰場。這男子就是秦海,當代秦家家主,如今越國的驃騎大將軍。

看著城下宛若潮湧般不停向淮城衝擊而來的明國士兵,強壓胸腹中的絞痛,秦海心中譏誚:孝武抽什麼瘋?居然傾大半國之力打了過來,他就不怕大晉趁機攻進明國?要知道當年帶著大晉軍隊差點馬踏天下的那男人可還沒老到不能動呢。

秦海正在心中大罵,身後傳來親兵隊長王真的焦急喊聲:“將軍,城門已經被攻破了,淮關完了,守不住了,我們掩護您,趁亂殺出去吧!”

秦海回頭看著王真,低聲冷笑:“跑到哪裏?我若不死,京裏那位怎麼安心?孝武又如何肯放心前行?”

“將軍,依您吩咐,城中各處已經布置妥當。”一傳令兵跑上城樓,大聲報告。

眼看殺上城牆的明軍越來越多,身後城中更是殺聲四起。秦海麵目猙獰:孝武,這淮城你沒那麼容易過。

“王真,傳我軍令。”秦海放聲怒吼:“點火,焚城!”

老三,看你的了……

越國京城的秦府裏實際上隻住著一個秦家人,便是八歲時自東而來,名為皇子伴讀,實則入京為質的上代秦家家主的第三子秦玨。一晃十四年過去,當年的懵懂孩童已經變成了今日身材修長的瀟灑青年。

而如今這位秦家質子正站在書房牆上那張巨大地圖前麵,雙眉緊蹙,神情苦惱,絲毫不見平日的瀟灑。正在苦思退敵良策的時候,秦玨心中卻在此時突然傳來一陣悸動,手中的茶杯一下子沒拿住掉在了地上,沒有理會摔落地上的茶杯,秦玨將目光投向北方,大哥。。出事了嗎?

兩天後,消息傳來,越國朝野震動。有秦家在,越國無憂,這是秦家幾百年來用累累戰功堆積出來的無上威名,可這越國的最後一道屏障如今卻轟然倒下,著實讓越國上下心中恐慌。而如今明軍雖被那焚城大火阻於淮城之外,可是火息之後,明軍南下,又該如何擋住?

而秦玨半躺在軟遢上看著手中的一張信紙。盡管心中早有準備,可是看著這一紙消息,秦玨仍有仰天長歎的衝動。

明軍憑借著已方的兵力優勢,分兵三隊,不分晝夜,如潮水般一浪接一浪不斷的衝擊淮城,終於在第三天將這路死守在淮城卻不見後援的孤軍拖垮,至此淮城城破。大勢已去,驃騎大將軍秦海決定以身殉城,下令焚城。之後一心求死的秦海帶親兵突入明軍之中,欲襲殺孝武。憑借著自身的強橫武力和一股悍勇之氣,居然被秦海硬生生在萬軍之中殺出一條血路,衝到了明帝孝武的座駕之前。可惜最終功虧一簣,隨侍孝武左右的大明國師的大弟子白嶽親自出手,將已經身受重創的秦海斃於劍下。

秦家自當年先祖護著越國僅剩的孤兒寡母在此建國,到如今傳到秦玨這一輩已是八代三百一十六年,軍中權力世襲罔替的巨大榮譽背後所付出的就是秦家無數男兒戰死於沙場之上,少有善終者。秦家兒郎也早就有了馬革裹屍的覺悟,隻是當事實真的降臨,卻仍讓秦玨無法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