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魏輕車熟路,到了齊成家,他一家人已經站在門口等候了。齊成很是熱情,握住吳江凱的手久久不肯撒手,吳江凱隻好陪著笑臉寒暄問暖。
進了家門,沈桐仔細觀察了一下房間的裝飾和布局,不由得和人大主任楊國文家對比起來。齊成是文人,裝飾偏向中式古典,牆上掛著書畫,櫃子上擺著各種瓷器,玄關是鏤空雕花,屋頂還很別致地采用和璽彩繪。尤其是角落裏那個黑不溜秋的條幾,懂行的人一看就是晚秋黃梨木。
再看楊國文家,洋不洋土不土不倫不類搭配,既有哥特式建築風格,又有中式明清建築樣式,看似富麗堂皇,實則淩亂不堪,好比東北鐵鍋燉菜,蔬菜肉蛋丟進去亂燉,一看就是沒有文化底蘊的粗人。
反倒是東泉富何運昌家,裝潢地頗為考究。何運昌雖沒有文化,但經營起家來,一點都不含糊。據縣委辦副主任張石,何運昌家的裝修,包括用料,都是聘請著國家知名度高的裝修公司,而且還請風水先生專門把關指點的。管窺一豹,從外在的東西看一個人的修養,不無道理。
吳江凱也是文化人,對傳統文化、曆史民俗頗為感興趣。進門後,就嘖嘖稱讚齊成生活品味高,並饒有興趣地從條幾上拿起一個香爐仔細欣賞著。
齊成湊了過去介紹道:“這是一件高仿品,我自己賞玩用的,讓吳書記見笑了。”
吳江凱沒有理會齊成,左看右看觀賞了半,不知是何物。問道:“齊主席,我隻知道這是件景泰藍香爐,這個具體怎麼?你給我講講。”
這可是齊成的強項。他仔細介紹道:“這是一件元代的掐絲琺琅纏枝蓮紋象耳爐,爐腹部主體紋飾是大朵的紅、白、黃三色纏枝蓮花,周身一共6朵,其下接近足部以紅白蓮瓣紋為飾,其上接近口部在淺藍釉地上飾黃、白、紅、紫四色菊花一周1朵。其紋飾典雅大氣,色彩純正富麗。此爐最可貴的是釉質瑩潤,有些地方甚至猶如玻璃般的明澈。爐的整體造型也端莊敦厚,堪稱經典。隻可惜這是件仿品,正品現在在故宮博物院收藏。”
這麼繞口的名字到底是什麼意思?簡單介紹一下。景泰藍,又名銅胎掐絲琺琅。通俗地將各種顏色的琺琅附在銅胎或是青銅胎上,燒製而成的瑰麗多彩的工藝美術品。由於在明代景泰年間興盛,而“藍”與“琅”音相似,故名“景泰藍”。
景泰藍與雕漆、玉器、象牙被稱為京城工藝品的四大名旦,它起源於元代,興盛於明清兩朝。由於獨特的工藝,受到皇家貴族的喜愛。它的風格與傳統的瓷器格格不入,大不相同,其實它的形成與古波斯有一定的關係。白了,就是“舶來品”。有的人是當年忽必烈攻克“大食”( 即波斯)帶回來的,有的人是從大唐流傳下來的,至於到底是怎麼回事,不去考究。
景泰藍製作工藝複雜,且色彩豔麗,外形多變,產量極低,故價格不菲。一般情況下,隻有皇宮才能享用。外麵流傳下來的,百分之九十都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