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消息的來源,大多源於決策層周圍的人。或許此事僅僅是一個初步想法,可一些人以為已經定下來了,便通過傳統方式和現代通訊工具告知自己熟知的“盟友”,以便應對突如其來的變故。更為叫絕的是,往往是兩個人之間的談話或倆三個人的辦公會定下來的事,都能以最快的度傳到每一個角落。
細細分析這些捕風捉影的信息,往往在有些時候非常準確,當然也有不準確的時候。好比原隆中市副市長許亭淵,原先瘋傳要到隆南市任職,可到頭來去了昭北市。
消息走漏風聲,無非是兩種情況,一種是無意走漏,一種是刻意走漏。無意走漏很好理解,靠近決策圈的人在醉酒後不經意間談起,這種消息往往最為準確。而刻意走漏,卻帶有一定的政治目的。好比,吳江凱要提拔一個人或上項目,他刻意放出風去聽聽民間的反映,如果反對聲強烈,就會考慮變換策略,如果反對聲不強烈,也就順理成章辦成了這個事。
如論出於那種目的,如論是謠言還是實情,每一個消息的傳出都牽動著一大串人的心。東泉縣的人為什麼對這位付秘書長被紀檢部門帶走反響如此強烈?就因為他是副省長邱誌國的秘書。秘書倒台,自然會牽涉邱誌國,極有可能波及屬於“邱派”的市長李昌奎和吳江凱。如果吳江凱要倒台,那麼靠吳江凱提拔上來的人也是人心惶惶,萬一縣長丁慶祥接任,那苦日子就在後頭了。
牽一而動全身,這就是官場上“蝴蝶效應”。複雜龐大的林立派別,根基強大的裙帶關係,背景深厚的家族勢力,隻要站在金字塔尖的人微微一抖,整個體係就亂成一鍋粥,原本堅不可摧的“聯盟”瞬間分崩離析,開始了極其殘忍的內訌。相互詆毀,相互撕咬,個個原形畢露,極力擺脫幹係。如果平安無事,又迅聚攏在一起,繼續在聯盟中效力。
所以,官場猶如一盤散沙,在有共同利益的時候,每一個個體可以聚沙成塔,利益一旦出現漏洞,瞬間崩塌,各奔前程。
老魏又點燃一根煙,道:“他們的沒錯,付秘書長確實被紀檢部門帶走了,具體原因不明。據我了解,付江海可能與邱副省長在隆南市的農改項目有關,涉及到洗錢,這就問題嚴重了。”
“昨省委喬書記悄悄到了隆南市,表麵是調研城建,實則是找李市長進行了談話,具體談了什麼內容,誰都不知道。哎!這就是活生生的政治鬥爭啊。”
沈桐明白了吳江凱精神頹廢的原因,但這種事隻能他自己一個人去承受,作為秘書的他又能幫他什麼呢?特別是在如此緊要關口,誰在風口浪尖,誰就最倒黴。
今與老魏的談話信息量太大了,沈桐一時間難以消化,他看了看表,已經兩點半,他和老魏一同下了樓,去叫吳江凱開會。